微頭條丨北交所開市一周年,長虹上市兩國家級“小巨人”
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一周年。
在這一年來,北交所為中國的優秀中小企業引入新的融資渠道,在資本市場提供了高光舞臺,通過吸引資本助力企業多維成長,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2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則增至48家,占比接近四成。
北交所上市企業在這一年來感觸頗深,紛紛獻上寄語,其中就有兩家長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即長虹能源與中科美菱。
(相關資料圖)
長虹能源董事長莫文偉表示,上市北交所讓長虹能源實現了品牌形象上的躍升:“通過在北交所上市,公司規范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擴大了公司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對公司留住和吸引優秀人才起到積極作用。”
他還建議:“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北交所的轉板制度。對于滿足轉板條件的企業,特別是體量較大的企業,建議鼓勵去滬深交易所發展。”
莫文偉認為,打開轉板制度將有助于吸引更多中小企業登陸北交所,提高投資人參與積極性,大幅提升北交所的流動性和估值水平。
中科美菱董事長吳定剛,更看中上市北交所對企業發展效率的推動:“通過在北交所上市,中科美菱將大幅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與效率,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激勵團隊,進一步鞏固面向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吳定剛認為北交所的設立,是國家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場的戰略部署之一,是對不斷發展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濃烈關懷,并完善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
“這一年來,北交所緊緊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一目標,引導資本投向發展硬科技、在創新中默默耕耘的優質企業。中科美菱有幸成為其中之一,并且創下37天過會、111天上市的紀錄,這也得益于國家對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吳定剛稱。
北交所開市一周年,長虹上市兩國家級“小巨人”,對于這艘“資本航母”而言,新航程應該只是剛剛開始。繼長虹控股集團旗下長虹能源、長虹三杰、中科美菱、紅星電子等四家企業被列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后,近日,虹美智能、虹魔方、長虹電源、愛聯科技、虹銳電工、長虹網絡、虹微技術等多家企業被列為四川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近年來,隨著長虹控股集團轉型發展,已在5G連接器、物聯網模塊、軌道交通電源等領域培養出一批年輕有活力的產業新軍,不斷涌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未來,長虹將誕生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登陸資本市場,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