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后,極兔急需上市“輸血”|環球焦點

              文/王慧瑩

              編輯/子夜

              狂飆、激進、并購,在國內擴張三年的極兔速遞有了新的關鍵詞——上市。


              【資料圖】

              6月16日晚間,極兔正式提交香港IPO申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美銀及中金公司。若是此次上市成功,極兔將成繼順豐、京東物流、中通、申通、圓通及百世后,又一家上市物流企業。

              自2015年誕生于印尼雅加達,極兔快遞已經狂奔八年。八年內,極兔成為東南亞快遞市場的老大,還將業務拓展至西亞和南美洲,開始挑戰世界快遞巨頭FedEx、UPS和DHL。

              在2019年進入中國后,極兔僅用一年半就將日單量做到超過2000萬,實現國內同行經營十多年才有的規模,直追三通一達和順豐。

              用極兔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快遞業務在東南亞處于領先地位,在中國具有競爭力,且不斷擴展至拉丁美洲及中東。”

              不可否認,極兔雖然一路狂飆,不斷上演“蛇吞象”的戲碼,但處境也十分尷尬。

              比如,即便在中國靠電商件起家,但想要突圍拿到更多電商件不容易;雖然接連收購百世、豐網,1+1>2何時能實現也是個未知數。

              更關鍵的是,快遞市場已經告別早期單純的價格戰,而是追求質量和服務,這正是極兔所欠缺的。如果這些方面還不補課,即便是繼續燒錢,極兔也很難突圍。

              從現實情況來看,極兔能燒的錢已經不多了。整體來看,極兔一邊砸錢擴張,一邊連年虧損。其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經調整EBITDA分別為-3.21億美元、-5.28億美元、-2.04億美元。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極兔上市的消息就屢次傳出。極兔沖擊上市的心思已經很明顯,因為上市意味著更多的融資機會,燒錢換增長的極兔正需要上市來“輸血”。

              上市的靴子尚未落地,極兔仍面臨著資本檢驗和市場競爭。更重要的是,極兔的燒錢狂奔模式能持續多久?想要實現盈利,關鍵在于解決成本問題,這也是極兔上市路上市場關注的焦點。

              靠“殺瘋了”擴張,極兔征戰四方

              2015年5月,雅加達OPPO新系列發布會上,印尼區首席執行官李杰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他要離開OPPO,興辦自己的快遞公司J&TExpress。

              從名字上看,J&T象征著Jet(噴氣式飛機)、Timely(及時)、Technology(科技)。

              就這樣,一個自稱是科技型的快遞公司誕生了。在當時,印尼最大的快遞公司JNE誕生于1990年,雖然資歷夠老,但是它的運送效率一直被人詬病,這給了全年365天營業、7*24小時快遞運輸、客服全天在線的極兔突圍的機會。

              更幸運的是,極兔趕上了印尼電商行業快速發展時期,2014年-2016年,印尼電商零售額從80億美元增長到250億美元,漲幅3倍有余。

              和這些電商平臺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的極兔迅速崛起。在東南亞,一路開疆拓土,將業務拓展至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極兔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包裹量計,極兔為東南亞排名第一的快遞運營商,市場份額為22.5%。

              在東南亞市場,極兔的快速崛起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在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它面臨的就是極為激烈的競爭,因此價格戰和并購,成為了它擴張的主要手段。

              去年2月,極兔墨西哥推出,成為極兔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步;去年5月,極兔繼續向巴西擴張,進入拉丁美洲腹地;去年6月,極兔在埃及正式起網,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成為埃及快遞行業的第二位。

              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在埃及運營前三天,極兔采用免費發貨的策略來吸引用戶,運行半年多后,才逐漸將快遞價格上調;在美國市場,極兔服務包裹單價最低只要5美元,可以為飾品、3C產品及配件等小商品商家提供服務。

              相同的打法復制到中國,同樣適用。近幾年,極兔以“狂飆”式的速度占領中國市場。從2020年在中國正式起網,到單量穩定在2000萬單以上,極兔僅用了10個月。

              并購和低價是極兔的“絕殺”武器。

              2019年,極兔通過收購龍邦速運拿到了中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21年9月,它又以68億元收購整合百世快遞,試圖拿到阿里系更多的電商訂單;今年5月,極兔又將順豐旗下的豐網收入囊中,想要沖擊高端件快遞市場。

              一系列的“買買買”,讓極兔在中國市場“殺瘋了”。極兔不斷“蛇吞象”的邏輯很簡單,通過并購攻池略地,擴大單量和規模。

              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極兔在中國市場業務量達到120.26億件,市場份額10.9%,排名第六。此外,極兔還表示,極兔用了三年時間就實現了日單5000萬單,在中國市場的同行中所用時間最短。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極兔目前收入最多的市場。根據招股書數據,2020年至2022年期間,按地理分部劃分的收入數據顯示,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在2020年僅占31.19%,而東南亞則占據了68.16%,但在2022年,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占比高達56.36%。

              日單量、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對于初入中國市場的極兔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這背后,極兔沿襲了互聯網最典型、最有效的擴張法則——燒錢換增長。

              2020年,極兔從海外市場殺回國內,為了快速爭奪市場份額,當時極兔在多個地區都以低于當地快遞30%-50%左右的價格招攬客戶。更夸張的是,極兔把單票價打到了最低8毛錢,一度被行業稱為“價格屠夫”,并受到同行的封殺。

              所謂燒錢換增長,燒錢是第一步。據中國網科技報道,在2020年七八月市場沖刺期,極兔每天都要燒掉近1億元。招股書中,中國市場也成為拖累極兔整體利潤的主要板塊。

              四年成長為東南亞第一大快遞公司、三年做到了中國快遞行業第六,極兔狂飆式的成績確實亮眼。尤其是在原本就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極兔打破了原本四通一達+順豐的穩定格局。不過,在征戰四方的同時,一口吃個胖子并不現實,如何持續健康地經營考驗著極兔。

              賺得多,虧得更多,極兔急需輸血

              提升單量、擴大市場,極兔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上市。2021年開始,關于極兔上市的消息就被屢次傳出,極兔想要上市的意圖,猶如司馬昭之心。

              這個邏輯很好理解,快遞本就是個重資產的生意,基礎設施建設、配送體系搭建,都需要實打實的投入。高速擴張的極兔彈藥所剩無幾,上市除了打響行業知名度外,更重要的是幫助極兔募集資金,解決更多問題。

              此次上市,極兔給自己的預期市值超800億港元。至于此次募集到的資金,極兔將用于拓寬物流網絡,升級基礎設施,強化在東南亞和其他現有市場的分揀及倉儲能力和容量;開拓新市場,及拓展服務范圍;研發及技術創新等。

              不過,上市之路并不好走,這需要一個經得起考驗和推敲的經營模式和財務數據。透過極兔招股書,極兔這三年的真實情況也被擺在了臺面上。

              這三年,極兔確實賺得不少。

              招股書數據顯示,極兔2020年營業收入為15.35億美元,2021年為48.52億美元,2022年為72.67億美元,三年營收近1000億人民幣。

              換句話說,通過不斷地并購、擴張,三年內極兔營收翻了四倍。無論是在東南亞市場,還是中國市場,極兔的成長都算得上是一匹“黑馬”。

              短時間內成長如此迅速,極兔也受到了資本青睞。

              據極兔招股書披露,2017年7月-2023年5月,極兔已完成9輪融資,累計超過50億美元。其中,金額最高的C1輪融資超過了20億美元。其中,不乏紅杉中國、高瓴資本、淡馬錫等知名投資機構。極兔還提到,除了前述提到的這些投資方外,包括騰訊、順豐控股、招銀國際等在內的明星投資機構也都是極兔背后的“金主”。

              硬幣的另一面是,營收翻倍、資本助推,沒有換來極兔的盈利。

              體現到招股書上,2020-2022年,極兔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4.76億美元、9.1億美元、8億美元。而從經調整EBITDA上看,極兔2020年、2021年、2022年經調整EBITDA分別為-3.21億美元、-5.28億美元、-2.04億美元。

              營收高速增長,極兔仍陷于虧損狀態,和其營業成本居高不下不無關系。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極兔的營業成本17.97億美元、53.97億美元和75.38億美元,每年的營業成本都高于年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占比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卻是拖累極兔利潤表現的“罪魁禍首”,也就是說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是建立在真金白銀之上的。

              從數據來看,2020年-2022年,極兔中國經調整EBITDA分別為-6.16億美元、-9.4億美元、-3.35億美元,三年合計虧損近19億美元。此外,同期極兔國內市場的毛利率分別為-120.4%、-55.9%、-16.2%。

              這意味著,極兔在東南亞市場,快遞收入能覆蓋成本,商業模式已經跑通。但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價格戰,還是并購,極兔仍處于燒錢換增長的擴張時期。

              在國內,低價和并購儼然成為了極兔登上快遞市場牌桌的兩大利器。但就平均單票收入來看,極兔目前在國內還在干著“送一單,賠一單”的買賣。

              三年來,極兔中國市場的單票收入分別為0.23美元、0.26美元和0.34美元。對比成熟的東南亞市場,該項數字分別為0.91美元、1.1美元、0.95美元。

              還需要了解的是,盡管并購有利于極兔拿下中國更多市場份額,不過也要承擔背后的巨額虧損。例如,順豐豐網2022年營收為32.75億元,凈虧損為7.47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為6.91億元,凈虧損為1.43億元。這些都是極兔接手后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系列的并購和價格戰,讓極兔賺得多,虧得也多。對于現在的極兔來說,燒錢增長的打法雖然有利于擴張市場,但這非常考驗資金能力。如今,極兔手上能用的彈藥已然不充足,上市或是其融資“輸血”的最佳手段。如果極兔能夠獲得充足資金,也就拿到了行業下一階段比拼的入場券。

              極兔還很焦慮

              瘋狂的極兔,看起來十分迅猛,但背后是極兔作為后來者的焦慮。

              作為一家年輕的快遞公司,極兔首先面對的便是來自老牌快遞公司的競爭。

              在印尼有1990年成立的印尼老牌快遞玩家JNE;在泰國有嘉里物流等玩家;在新加坡有能者物流等守著市場;在美國有FedEx聯邦快遞、UPS優比速、DHL敦豪三大巨頭……

              從老大哥中“虎口奪食”,極兔的難度和焦慮都被放大。即便占領了市場份額,能不能守住同樣是問題。

              除了市場的激烈競爭,極兔自身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一直以來,極兔利用低價搶占市場的手段屢試不爽。但長期來看,價格戰既不利于企業持續發展,并非長久之計。

              更考驗極兔的是,離開“大本營”東南亞,每到一個新市場,就相當于重新創業。想要進行本地化經營,物流基礎建設、網絡技術投資、售后服務保障,每個都是資金、精力和戰略上的考驗,高成本無疑是極兔長期的掣肘。

              用同樣的方式擴張,就會有同樣的問題發生。極兔海外市場的焦慮,放到中國市場的背景下,只增不減。

              回看極兔在中國的兩次并購,無論是收購百世,還是納入豐網,都沒有達到1+1>2的效果。

              收購百世,極兔想要通過拿下阿里電商的訂單增加單量,但至今接入阿里體系的事宜仍舊不了了之。目前,除了拼多多外,阿里電商訂單、直播電商訂單,極兔的增長都不大。據一位極兔國內一級加盟商成員在2022年9月向燃次元透露,當時系統里近80%訂單來自拼多多,且大部分貨品都在3公斤甚至1公斤以下。

              收購豐網,短期內,極兔或許能借助豐網之前的順豐光環,吸引一批客戶。但豐網本就是定位中低端件,對極兔想要沖擊的高端件市場,幫助有限。

              而搶不到高端件市場,從整體單量的占比來看,低端件、電商件過多是極兔未來發展的隱患。相比其他快遞公司,極兔過于依賴電商,業務單一,收入很難穩定。

              招股書顯示,極兔最大的客戶是一家電商平臺,三年來分別占極兔總收入的35.4%、35.4%和16.9%。極兔也解釋道,在中國每年第四季度的包裹量通常較高,得益于“雙11”和“雙12”,依賴電商,就會帶來包裹量的季節性波動。

              更重要的是,蒙眼狂奔的極兔,在服務、配送質量上一直存在短板。快件丟失、寄件速度慢、客服服務態度差、丟件不賠償等服務問題飽受消費者詬病。

              2022年11月,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快遞公眾滿意度排名,快遞品牌前五名分別是:京東快遞、順豐速運、郵政EMS、中通快遞、圓通速遞,得分均在80分以上。極兔得分則處于低一檔的77-80分之間。黑貓投訴平臺上,極兔也有高達兩萬多條的消費者投訴。

              本質上,快遞屬于服務行業,如果不能滿足用戶的基本的配送服務要求,企業口碑下滑,影響的便是未來客戶的合作和單量。

              除此之外,基礎設施的速度跟不上擴張的速度,極兔只能干著急。招股書中極兔承認,其依賴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做運輸、設備供應和其他服務。其中的問題在于,提供物流設備的供應商基礎相對集中,以致特定類型的設備和用品的供應商數量有限,而第三方運輸服務的市場較為分散,且具有不同的經營和內部控制程序標準。

              這表明,想要更穩定、更高效的運輸團隊,極兔必須要投入資金和技術,這是不能省的錢,因為這關系到用戶體驗、企業口碑和極兔的長期發展。

              快遞是個苦差事。每單不到1毛的毛利的背后,是每年持續上百億元的重資產投入,這考驗著整個快遞行業的玩家。

              燒錢是沒有終局的。如果長期被成本拖累,量再大也很難追上對手,資本市場也不會一直陪極兔“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未來,怎么一個個解決問題,緩解焦慮,考驗著極兔的運營能力。

              (本文頭圖來源于極兔速遞官網。)

              關鍵詞: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