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之城”兌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莊嚴承諾
“所有洗衣服的女士和男士,都是絕對優秀的幫手!感謝偉大的中國為我們做的一切!”在冬殘奧村,一位完全不會中文的美國代表團成員,親筆寫下了這封中文感謝信——先用翻譯軟件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然后對著手機一個字一個字“畫”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送到居民服務中心。
北京冬殘奧會期間,這樣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除了良好的競技平臺,北京貼心、細致、專業的服務也贏得了各國客人們的稱贊。
“雙奧之城”延續冬奧會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服務標準,繼續擦亮“北京服務”金名片,兌現了“兩個奧運 同樣精彩”的莊嚴承諾。
溫暖服務
讓運動員全力以赴
開幕式上,從視障運動員李端在摸索中點燃主火炬照亮世界開始,“溫暖”“感動”一直是冬殘奧會期間的高頻詞。
開幕式結束后,作為賽時的“家”,冬殘奧村第一時間讓運動員們感到溫暖——新晉“頂流”雪容融,早早在村口迎接各國運動員“回家”。大家紛紛上前打招呼、合影。
溫暖,還濃縮于冬殘奧村、競賽場館的無障礙細節里。
在延慶冬殘奧村,運動員所住的兩個公寓樓之間有一條室內暖廊,特別增設了輪椅坡道,大家無須經過寒冷的室外區域就可以來往公寓樓和興奮劑檢查站。
走進“冰立方”,東側的一條上百米的“之”字形坡道映入眼簾。由于冰壺場地在地下一層,場館專門搭建了這條平緩、能容納兩輛輪椅并行的臨時坡道。
在國家體育館,有的運動員從更衣室轉場到冰場時并沒有選擇坐輪椅,而是更青睞“迷你出租車”。這是細心的工作人員特別為殘奧運動員準備的座椅,大家把小推車鋪上了瑜伽墊、浴巾,還裝飾上“雪容融”氣球。升級后的推車舒適溫馨,還有志愿者負責接送。
每一處貼心細節的背后,都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理念的體現。正是這些體貼溫馨的保障工作,讓殘奧運動員沒有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場賽事。
精細服務
讓無障礙達到“厘米級”
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是這座城市治理水平的生動注釋。冬殘奧會期間,兩個“厘米級”的故事廣為傳播。
賽時,張家口頒獎廣場連夜緊急做了個“小手術”。運行首日,工作人員發現坐輪椅的運動員在過通道時稍顯吃力。由于埋線原因,地面出現了2厘米的高差。
雖然只有2厘米,還是要改!工作人員連夜施工,保障頒獎儀式順利進行。
冬殘奧冰球比賽有節奏快、強度大、對抗激烈的特點,運動員使用的球桿尾端還帶有鋸齒,對冰面磨損更大。
場館在轉換期內,特地對冰面進行了改造——厚度達到5厘米,比冬奧會時增加了1厘米!
人性化關懷,就是體現在這1厘米的用心中。
開村前,3個冬殘奧村的1800張智能床也完成升級。智能床的高度下降了10厘米,基本上和輪椅坐墊高度齊平。殘奧運動員想休息時,就可以輕松地從輪椅上移到床上。
從居住、餐廳、交通,到賽場、頒獎儀式……所有的服務與設施,都朝著提升精細化保障水平而設計,有愛無障的環境讓每個人都如沐春風。
專業服務
折射出城市的溫度
賽場上,運動員既會用到輪椅、假肢、矯形器等生活輔具,還會用到冰橇、坐式滑雪器等運動器具。輪椅的輻條斷了、車胎扎了,或輔具上的關鍵螺絲松了、丟了,這些問題在“4S店”通通能修。北京冬殘奧會首次在競賽場館之外的3個冬殘奧村,都設立了假肢和輪椅維修服務中心。
冬殘奧會期間,由常規公交車改裝成的福祉車發揮了重要的擺渡作用。這些車輛的地板與站臺高度一致,還搭配了無障礙踏板,乘坐輪椅的運動員可以方便快捷地上下車。
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
在高山滑雪比賽場地,飲料柜每排各種飲料都放一點兒,可以讓不同高度的運動員都能拿到自己想喝的;主新聞中心媒體餐廳門口,一高一矮的手部消毒機照顧到不同需求的媒體記者……
“北京給運動員帶來的這種體驗,是在其他國家都體驗不到的。”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多次提到,北京冬殘奧會把辦賽標準提高到了新水平。
改變始于體育,卻不止于體育。體育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溫度。從硬件到軟件、從設施無障礙到觀念無障礙,雙奧之城的“北京服務”這張金名片既照亮了殘奧運動員追逐夢想的道路,也將促進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關
冬奧會服務酒店贏得多方贊譽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都已圓滿落幕。精彩的冰雪盛會中,點點滴滴的“北京服務”帶著溫度,處處可感,給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多方贊譽。
“今晚,我要對大家說聲謝謝!這是一次非常棒的入住體驗,這種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家……”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對北辰洲際酒店的服務保障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帕森斯還建議酒店保留幾間無障礙房間作為樣本,他認為這些房間很好地展示了真正的無障礙房間該具備的特點。本報記者 孫杰
冬(殘)奧村綜合診所明天結束運行
截至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北京冬(殘)奧村綜合診所從1月23日開診已運行了50天,接診患者761人次,醫療保障團隊以“零投訴”“零感染”的好成績,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醫療服務的水平。據悉,綜合診所還將繼續運行至3月16日北京冬殘奧村閉村。
“設備先進、團隊優秀、人力充沛。”國際奧委會醫療和科學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巴吉特曾這樣稱贊北京冬(殘)奧村綜合診所。在這個診所里,來自宣武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博愛醫院、北大口腔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和北京急救中心7家醫療機構的精英隊伍高度融合,形成了能夠展現國家水平的醫療保障“北京隊”。
( 記者 任珊 王琪鵬 陳強 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