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溫暖鄰里 用行動詮釋孝道——記2023年第一季度“龍江好人榜”獲得者劉曉杰 當前聚焦
(相關資料圖)
東北網5月5日訊她是全心守護丈夫的愛人,她是悉心照顧公婆的好兒媳,她是溫暖貼心的樓下鄰居……
2023年第一季度“龍江好人榜”揭曉,五大連池風景區劉曉杰在“孝老愛親”榜上有名。今年42歲的劉曉杰是五大連池風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作為兒媳,公婆年齡大,她悉心照顧他們的起居。作為妻子,愛人工作繁忙,她擔起全部家庭的重擔。作為母親,耐心細致輔導兒子功課,更注重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作為鄰居,總會第一時間主動地去幫忙解決問題。作為年輕人,居民小區里大事小情第一時間站出來,盡其所能地去做好。她的事跡在坊間廣為流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009年,劉曉杰與愛人結婚,沒有嫁妝,沒有存款,只有房貸。2014年,在終于還完第一套房的房貸之后,劉曉杰沒能輕松起來,用積攢的幾萬元,再次貸款買了一套房子。“這個房子買好了,我就把住在訥河的公婆接過來了。”劉曉杰說,公公是慢阻肺,肺功能不好,每年都要住院,家里只有愛人一個孩子,離得太遠,照顧不周。現在接過來在身邊,有個頭疼腦熱,能端杯熱水,能給按摩舒緩一下,住院也可以在身邊照顧了。婆婆說,小杰為了他們,沒少遭罪,對他們特別孝順,住院的時候忙前忙后,一直在身邊照顧,和自己姑娘一樣,想得比兒子細致。
劉曉杰愛人工作很忙,照顧老人、教育孩子、操持家務就全落在了劉曉杰的肩上。劉曉杰今年剛剛四十出頭,幾乎是一頭白發。“要說不苦不累,那是說瞎話。但看著老人舒展的笑臉、孩子陽光健康、愛人安心工作,我覺著這些都值得。”劉曉杰這樣說。
2018年,劉曉杰愛人和兒子突遭車禍,愛人在重癥監護室昏迷不醒,兒子鎖骨骨折在醫院治療,公婆因此一股急火雙雙病倒了。家里同時有4個人住院,劉曉杰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在那段日子里,她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樓上樓下、院里院外、日常起居、端屎端尿,都是她在忙活。劉曉杰說,自己身體不好,還受過很嚴重的腰傷,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真想歇一歇,但她不能停下,60多歲的兩位老人、重癥監護室的愛人,躺在床上的兒子,這些都不容她有一點松懈,為了家人一直在堅持。
劉曉杰鄰居武嬸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騎電動車腳摔傷了,行動不便,從米面油鹽到水果蔬菜,劉曉杰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就多買點給她帶回來。“樓上樓下鄰居,捎帶手就買了,我買豆腐就給她帶一塊。”劉曉杰憨厚地笑著說。武嬸生病不方便去醫院打針,劉曉杰以前學過醫,就去幫她扎針,在旁邊陪她聊天,讓她感覺到家人的溫暖。劉曉杰家樓下的吳老太,患有風濕病行動困難,劉曉杰只要碰到她步履蹣跚地去買藥,就讓她在家待著,去給她買回來。春天冰雪消融,小區垃圾暴露出來,劉曉杰會帶著兒子在樓前撿拾垃圾,清理殘余積雪,省得老人出行滑倒摔傷。樓前綠地上荒草太高了,劉曉杰也會帶著兒子去割草。
小區沒有物業,樓道內無人打掃,劉曉杰就寫一個《樓道清潔倡議書》,號召大家一起動手,共同維護樓道的衛生。“真的很有效果啊,鄰居們行動起來,立竿見影。”劉曉杰說。
劉曉杰家的樓房年久失修,雨水管道破損嚴重,劉曉杰就組織鄰里一起維修。她用實際行動為自己、更為廣大居民,構建了一個和諧的社區大家庭。
2022年5月9日,劉曉杰獲評黑河市第二屆道德模范。她說:“孝老愛親,是一份美德,更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只要充滿愛,就是最美、最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