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超等鄉農民“慧”干活

              黑龍江日報5月2日訊 肇源縣超等鄉的農民,日子越來越滋潤了,一年到頭,也下不了幾天地。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一年的農活,“3天”就干完。播種一天,撒藥一天,秋收一天。


              (相關資料圖)

              是超等鄉人多地少?

              不對。

              全鄉有近14萬畝耕地,而種地的農民,滿打滿算,也就3000來人。人均,要管理近50畝土地。

              是超等鄉農民兄弟種地糊弄?

              也不對。

              人家那地,種得可精細了。全鄉糧食總產量,將近2億斤。而且,這個數還在逐年遞增。

              超等鄉的農民,到底因為啥,才有了這種“超能力”?

              答案:都在“第一生產力”身上。

              布局現代化順天應時

              以往,農民種地,跟風。今年大豆價格好,明年保準一窩蜂跟種大豆??缮稏|西一多了,價格,自然下來。年復一年,總也走不出增產不增收的怪圈。

              現在,超等鄉農民種地,主意可正了。管你外邊風雨雷電,自己該種啥還種啥。

              這個主意,是超等鄉黨委政府給拿的。

              他們把全鄉的耕地狀況,都做了詳細調研。根據耕地的土質、地理位置等,做出科學布局。將耕地,分成三個“帶”。

              沿江耕地,是水田帶;中間部分,是玉米帶;西北地塊,是雜糧帶。

              這可不是簡單地分塊兒,都有科學道理在里邊。

              水源啊、積溫啊、土質的差異啊,都考慮到了。

              沿江耕地,灌溉方便,土質最肥,積溫也最高。這樣的地塊,如果不種水稻,可真瞎了老天爺好意。

              中間地塊,以草甸土為主,地勢也比較“崗”,最適合種玉米。

              西北地塊,沙土地多,積溫也略低。適合花生、綠豆、紅小豆等雜糧生長。

              科學謀劃,因地制宜。三個“作物帶”,就這樣確定下來。

              機械現代化從春到秋

              “三帶”的確立,是戰略層面的現代化布局。在“戰術”執行方面,超等鄉農民,更是現代化到了相當程度。

              以往,種兩公頃地,得四五個人忙活好幾天。

              現在,機械走幾趟,一天時間,啥都給你整“板正兒”的。人,抄手支嘴兒就行了。

              以往,夏季的田間管理,是個很繁瑣的事兒。要三鏟三趟,整利索兩坰地,沒個十天八天下不來。

              現在,不用鏟,不用趟,禾苗照樣又肥又壯。奧妙都在種子里。選擇的種子,本身就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有些農作物,愛鬧病蟲害。以前,一旦地里起了蟲子,農民大哥們,就得背著噴霧器,天不亮就下地,一手拿噴頭,一手不停地加壓?!耙贿谶?、二呲呲”地整一天,也弄不上幾畝地。

              現在,無人機“嗡嗡”幾個來回,一支煙的工夫,幾公頃地就OK了。

              秋收,是農民的節日,也是最累人的季節。以前秋收,地里全是人。得從秋陽似火,忙活到江河結冰。

              現在秋收,地里基本看不到人。一臺收割機,一臺拖拉機。

              幾個來回,一坰地就收完了。玉米棒子,直接給你扒溜光地送回家。

              而且,這農機每年還在不斷更新,功能越來越全,效率也越來越高。有些機械連那些開了多年的“老農機”都不認識。

              共和村窩拉泉屯的潘泰群,種了95畝玉米,產量十幾萬斤,純收入3.8萬元。還種了110畝花生,產量近10萬斤,純收入近10萬元。從種到收,在地忙活的,就他一個人。

              這在以前,就是天方夜譚。

              思維現代化賣糧不愁

              機械現代化也好,種子現代化也罷,都屬于“硬件”層面。

              真正讓超等鄉農民插上飛天翅膀的,是他們思維的現代化。

              這,在賣糧時體現得最明顯。

              以前,農民賣糧時,瞻前顧后,前后屯子打聽價格,總也抓不住糧價的高點。

              現在,超等鄉農民,哪個不會上網啊?

              “一機在手,價格我有。”所有信息,上網一查,明明白白。

              玉米多少錢,大豆多少錢,水稻、花生多少錢,全國各地的收糧價,一目了然。啥時候出手變現,啥時候待價而沽,都恰到好處。

              超等鄉蒙古屯韓東冷,去年種了500畝玉米,收了80多萬斤。賣糧時,他通過手機了解收糧價格,經過分析比對,入冬時沒急著出手。捂到過了年,到底賣了個好價格。

              雖然一斤只多賣個毛八分的,可架不住量大啊。靠掌握信息,打了個年前年后時間差,韓東冷就多收入一萬多元。

              種地不再是唯一“正業”

              各種現代化,提升效率,解放人力,使得超等鄉在田間耕作的人越來越少,那剩余的農民都在干啥呢?

              人家的生活,可是老豐富了。

              老年人,或在家里幫兒女看看孩子,享受天倫之樂,或到廣場上扭扭秧歌、跳跳舞。

              中年人,則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搞點副業養殖,賺點外快。

              年輕人腦子活,不少人通過互聯網搞起了直播帶貨。

              鄉里的農家書屋,人比原來多了不少。

              各村屯,也都忙乎起來。

              這村辦個培訓班,那個屯就弄個學習講座;這個村弄個展覽,那個屯就打場籃球比賽;這個村打掃衛生,那個屯就鄉村規劃。

              全鄉村屯相互比著,誰也不想落后。

              閑著的人,都列入鄉土人才計劃,想學木匠、瓦匠、電焊,有專門的培訓,想學網絡直播帶貨的,有人專門輔導,旨在打造學習型鄉村。

              有了知識,超等鄉農民從牧業養殖、食用菌種植、四季果蔬采摘、酸奶加工等行業嘗到了甜頭。

              隨后,超等鄉又打起了旅游的主意。

              舉辦嫩科爾草原節,打造蒙古大營,水師酒肆、詩詞長堤等旅游品牌,使農民的收入再次提高。

              在外人的眼中,超等鄉的農民不再像農民,甚至有些“不務正業”。

              可超等鄉的糧食產量卻在逐年遞增。這,就是現代化的力量。

              其實,超等鄉在肇源縣屬于牧業鄉,農業并不占優勢。糧食種植在全縣也不是最好的。

              肇源全縣,耕地265多萬畝,超等鄉僅占百分之五。全縣2021年糧食產量21.6億斤,2022年21.8億斤,超等鄉的產量近兩億斤,卻占了近十分之一。

              超等鄉黨委書記張希慶坦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三農”工作做了重大部署,縣委也把落實農機補貼惠民政策做到位,扎實開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我們只是搭上了順風車,趕上了好時候。”

              關鍵詞: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