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老鄉雞上半年原地踏步:僅新增6家直營店,也沒沖出安徽大本營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近日披露,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老鄉雞”)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推進A股主板上市進程。
2003年創始于安徽的老鄉雞,原名“肥西老母雞”。自成立伊始,老鄉雞就扎根安徽,到2017年才開始真正向安徽市場以外的區域擴展,現已進入上海、湖北、江蘇、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地。
【資料圖】
作為一個區域性較強的餐飲品牌,老鄉雞第一次成功“出圈”,源自束從軒在2020年2月的“手撕員工聯名信”事件,稱老鄉雞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保守估計達到了5個億。趁熱度未減,老鄉雞迅速開了個“200元的土味發布會”,稱在2020年門店數將突破1000家,成功引發市場關注,也讓更多安徽以外的消費者第一次知道了這個品牌。
剛剛過去的半年里,老鄉雞在財務數據方面基本穩住了局面。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老鄉雞營業收入分別為28.59億元、34.54億元、43.93億元和20.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1.05億元、1.35億元和0.76億元。
不過就門店拓展而言,老鄉雞有點止步不前。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老鄉雞擁有997家直營門店和102家加盟門店。在老鄉雞于今年5月首次披露的招股書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老鄉雞共991家直營門店和82家加盟門店。也就是說,半年里,老鄉雞僅增加了6家直營門店和20家加盟店。
這與過去老鄉雞的擴張速度有較大的區別。2019-2021年底,老鄉雞門店數量分別為769家、890家、1073家。
為加速擴張,老鄉雞自2020年開展加盟業務,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加盟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0.33%、1.90%和3.29%,雖占比不多,但呈逐年上升趨勢。
就直營門店而言,上半年老鄉雞新增門店與減少門店數量基本相互抵消。老鄉雞解釋稱,直營門店減少的原因為商圈變化、房租漲價、拆遷原因或直營門店轉為加盟店等。
另一方面,老鄉雞過于集中區域的老問題有了一定改善,但不多。
老鄉雞在安徽市場2019-2021年的收入占比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分別為82.01%、79.97%、70.65%,2022上半年占比進一步降至67.78%。不過即使占比逐漸下降,大本營安徽市場的門店仍是老鄉雞業績貢獻的絕對主力。
招股書風險提示中也表示,目前,公司在上海、湖北、江蘇、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市場的門店數量相對較少,該等區域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未來,如公司省外市場拓展措施無法有效實施,則將繼續面臨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安徽地區的市場集中風險。
眼下,老鄉雞仍要繼續推進其全國性擴張計劃。
其未來3年內計劃在上海、南京、蘇州、深圳、北京、武漢、杭州和合肥、蕪湖等地區的重點地段利用募集資金開設700家直營店鋪,并且將斥資6億元在上海設立華東總部,且隨著后續上海生產加工基地的建設并投入使用,老鄉雞預計將進一步加大華東和周邊地區的市場覆蓋。
老鄉雞上半年“躺平”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行業大環境并不理想。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10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9月,全國餐飲收入31249億元,下降4.6%。
而這類快餐類門店多集中于寫字樓和人流量密集的商超、交通樞紐,但今年各地疫情情況仍然不明朗,居家辦公和因防疫而受限的人員流動也導致這些地方的客流量減少。“疫情來了之后,一些商超、寫字樓的門店緊緊依靠快餐、簡餐的話,由于成本很高,往往很難存活。”一家餐飲創業品牌的聯合創始人姚凱琳對界面新聞說。
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盧奕貝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近日披露,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老鄉雞”)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推進A股主板上市進程。
2003年創始于安徽的老鄉雞,原名“肥西老母雞”。自成立伊始,老鄉雞就扎根安徽,到2017年才開始真正向安徽市場以外的區域擴展,現已進入上海、湖北、江蘇、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地。
作為一個區域性較強的餐飲品牌,老鄉雞第一次成功“出圈”,源自束從軒在2020年2月的“手撕員工聯名信”事件,稱老鄉雞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保守估計達到了5個億。趁熱度未減,老鄉雞迅速開了個“200元的土味發布會”,稱在2020年門店數將突破1000家,成功引發市場關注,也讓更多安徽以外的消費者第一次知道了這個品牌。
剛剛過去的半年里,老鄉雞在財務數據方面基本穩住了局面。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老鄉雞營業收入分別為28.59億元、34.54億元、43.93億元和20.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1.05億元、1.35億元和0.76億元。
不過就門店拓展而言,老鄉雞有點止步不前。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老鄉雞擁有997家直營門店和102家加盟門店。在老鄉雞于今年5月首次披露的招股書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老鄉雞共991家直營門店和82家加盟門店。也就是說,半年里,老鄉雞僅增加了6家直營門店和20家加盟店。
這與過去老鄉雞的擴張速度有較大的區別。2019-2021年底,老鄉雞門店數量分別為769家、890家、1073家。
為加速擴張,老鄉雞自2020年開展加盟業務,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加盟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0.33%、1.90%和3.29%,雖占比不多,但呈逐年上升趨勢。
就直營門店而言,上半年老鄉雞新增門店與減少門店數量基本相互抵消。老鄉雞解釋稱,直營門店減少的原因為商圈變化、房租漲價、拆遷原因或直營門店轉為加盟店等。
另一方面,老鄉雞過于集中區域的老問題有了一定改善,但不多。
老鄉雞在安徽市場2019-2021年的收入占比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分別為82.01%、79.97%、70.65%,2022上半年占比進一步降至67.78%。不過即使占比逐漸下降,大本營安徽市場的門店仍是老鄉雞業績貢獻的絕對主力。
招股書風險提示中也表示,目前,公司在上海、湖北、江蘇、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市場的門店數量相對較少,該等區域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未來,如公司省外市場拓展措施無法有效實施,則將繼續面臨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安徽地區的市場集中風險。
眼下,老鄉雞仍要繼續推進其全國性擴張計劃。
其未來3年內計劃在上海、南京、蘇州、深圳、北京、武漢、杭州和合肥、蕪湖等地區的重點地段利用募集資金開設700家直營店鋪,并且將斥資6億元在上海設立華東總部,且隨著后續上海生產加工基地的建設并投入使用,老鄉雞預計將進一步加大華東和周邊地區的市場覆蓋。
老鄉雞上半年“躺平”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行業大環境并不理想。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10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9月,全國餐飲收入31249億元,下降4.6%。
而這類快餐類門店多集中于寫字樓和人流量密集的商超、交通樞紐,但今年各地疫情情況仍然不明朗,居家辦公和因防疫而受限的人員流動也導致這些地方的客流量減少。“疫情來了之后,一些商超、寫字樓的門店緊緊依靠快餐、簡餐的話,由于成本很高,往往很難存活。”一家餐飲創業品牌的聯合創始人姚凱琳對界面新聞說。
[center]
老鄉雞門店(圖片拍攝:界面新聞范劍磊)[center]
因此,不僅僅是老鄉雞,同樣正在沖刺上市的另一中式快餐連鎖品牌“鄉村基”,上半年過得也不是很好。
據港交所7月29日文件,鄉村基快餐連鎖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再度提交IPO上市申請書。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公司的收入分別為32.57億元、31.61億元、46.18億元及17.93億元。就營收規模與業績增速而言,鄉村基與老鄉雞的表現基本一致。
在門店方面,從截至2021年9月30日到截至今年5月31日,鄉村基集團旗下鄉村基餐廳的數量減少了56家,大米先生餐廳的數量增加了39家,總數從1145家微增至1146家,同樣裹足不前。
老鄉雞門店(圖片拍攝:界面新聞范劍磊)
因此,不僅僅是老鄉雞,同樣正在沖刺上市的另一中式快餐連鎖品牌“鄉村基”,上半年過得也不是很好。
據港交所7月29日文件,鄉村基快餐連鎖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再度提交IPO上市申請書。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公司的收入分別為32.57億元、31.61億元、46.18億元及17.93億元。就營收規模與業績增速而言,鄉村基與老鄉雞的表現基本一致。
在門店方面,從截至2021年9月30日到截至今年5月31日,鄉村基集團旗下鄉村基餐廳的數量減少了56家,大米先生餐廳的數量增加了39家,總數從1145家微增至1146家,同樣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