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球進社區”期待雙贏
原標題:當國乒名將邂逅民間高手——(引題)
“國球進社區”期待雙贏(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朱亞男
【資料圖】
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開展的“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街道老山東里社區啟動。樊振東、馬龍、王楚欽、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等國乒名將走進社區,和社區“高手”、體校小將們揮拍對戰,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活動現場,6位乒球國手分別與業余愛好者搭檔進行了雙打表演賽,馬龍笑稱社區的乒乓球愛好者里可謂藏龍臥虎。“我們很少在這種室外環境下訓練,對球臺、風向都不熟悉。這里是他們的‘地盤’,我們來體驗體驗,不一定能贏呢。”
“能與世界頂尖選手搭檔打球,非常激動,不僅讓我體驗到了世界冠軍的實力,仿佛也體會到了那份為國爭光的榮耀。”擁有20余年球齡的石景山居民吳萬旭說。
據記者了解,本次活動是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進一步推動群眾身邊健身設施建設的通知》,旨在以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為切入,進一步補齊群眾健身設施短板、豐富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推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包括乒乓球在內的各運動項目群眾基礎,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戰略,助力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從2019年至今,全國城鎮改造了接近20萬個老舊小區,惠及接近1億老百姓。“在這些老舊小區改造中,結合改造完善體育運動場所、增設乒乓球臺等健身式運動設施的應該有四五十萬套,基本上每個改造的小區都有一些休閑健身設施。”
以石景山區為例,截至2022年底,全區乒乓球場地已有433個,通過不斷補充和完善社區、公園健身服務功能,更好滿足市民多樣化健身活動需求。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公共服務處處長趙愛國表示,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推動在城市社區、公園中配建以乒乓球臺等小型設施為重點的健身設施,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構建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為廣大群眾就近健身提供便利。
馬龍認為,“國球進社區”對乒乓球和其他運動項目來說都是普及的好機會。“作為乒乓球專業人士,我看到這么多人喜歡,就希望能把自己的乒乓球知識更多傳授給大家。”
記者從采訪中獲悉,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體育總局將加強對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園林綠化、體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支持具備條件、有積極性的城市社區和公園先行先試、示范引領,推動更多地方積極參與“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通過進一步發揮深厚的乒乓球群眾基礎優勢,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積極為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