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布2022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
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消息,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省公安廳、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聯合印發2022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決查處一批農資領域違法案件,依法嚴懲一批不法分子,銷毀一批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曝光一批制假售假典型案件,逐步探索建立農資違法失信黑名單制度,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實施方案明確農資打假的重點區域是:
問題突出區域:對近年來在國家和省級抽查中暴露問題較多、新聞媒體曝光較多、投訴舉報較多的地區開展重點整治,遏制假劣農資高發多發態勢。
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省市縣交界區農資門店的不規范經營行為,農資下鄉“忽悠團”、流竄式上門推銷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加強對農資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農資展銷會的巡查監管,嚴查游商游販兜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
種養殖生產基地、“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嚴格落實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制度,依法查處生產銷售禁用農藥、假劣獸藥違法案件。
實施方案明確農資打假的重點品種是:
種子:重點查處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未審先推、無證生產經營、包裝標簽和使用說明不規范、無生產經營檔案、經營未登記備案品種等違法行為。
農藥:重點查處生產經營違法添加未登記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農藥和無證生產經營、套用或冒用登記證、包裝及標簽標識不合規、未如實記錄購銷臺賬等違法行為。
肥料:重點查處假冒偽造登記證,生產經營的登記產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非法添加農藥成分、標簽標識不規范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計量不足、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
獸藥:重點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獸藥、非法添加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超劑量超范圍使用抗生素、直接使用原料藥等違法行為。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重點查處無證生產、生產經營假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非法添加物等違法行為。
地膜:對地膜生產企業、銷售門店、網點進行檢查,依法打擊非標地膜的生產和銷售。指導地膜的科學合理使用及地膜回收利用工作。
農機:做好國家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農機產品的處理工作。組織開展有關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有效期內產品的監督檢查,促進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提升。
實施方案明確農資打假的重點環節是:
生產環節:嚴厲打擊“黑作坊”“黑窩點”等生產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流通環節:緊盯流動商販,點對點推銷包裝標簽不規范農資產品。健全農資流通網絡,鼓勵發展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
銷售環節:突出以經營門店、網絡電商平臺、面向用戶直接兜售等銷售渠道為重點的銷售環節的查處。確保農資市場穩定有序,為春耕生產和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使用環節:做好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培訓,提高識假辯假、聯戶聯保、投訴舉報和消費維權能力。
據實施方案,3-5月,組織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關于“偽劣化肥制售”問題拉網式大排查,縣區現行自查,市級交叉互查,省直有關單位適時聯合對重點區域開展“雙隨機”檢查。
4-11月,組織開展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種子生產基地檢查,公布抽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