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5家黨政機關等單位建筑夜景照明示范效應初顯
空調“提前下班”、杜絕“長明燈”、停止外景照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先行,是本市施行“節能十條”的一大亮點。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自去年10月底本市發布“節能十條”以來,專業機構對795家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實地調查表明,建筑夜景照明示范效應初顯。
去年10月29日,市發改委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進一步強化節能實施方案》(簡稱“節能十條”),在節能照明、室內溫度控制、辦公設備使用、開水器運行、電梯運行等方面提出8項措施。
“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是否有效發揮節能表率作用,是‘節能十條’落地的關鍵之一。”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夜間外景過度照明是能源浪費現象中最明顯、最直觀的,也是最易實施節能改進的。為此,市發改委會同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外景照明開展了夜查,同時委托專業機構對城六區56家市級政府部門、623家區級政府部門、43家國有企業、73所高校夜間外景照明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及時反饋至相關單位,督促整改。目前,本市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夜間外景照明情況明顯好轉,嚴格執行節能管理措施的“頭雁效應”進一步彰顯。
“在進行夜查時,我們發現,部分單位存在外立面裝飾照明過度開啟、公共區域照明亮度超標等情況。”相關負責人說,經督促整改后,相關單位目前已關閉非必需的外立面裝飾照明,并按標準規范要求降低了公共區域照明亮度。
與此同時,針對公共建筑外觀照明亮度缺少節能標準的問題,市發改委聯合三部門制定《本市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辦公建筑外觀照明強化節能導則(試行)》,導則按照4類照明區,區分4類建筑等級、3種主要建筑類型,以及廣場、廣告標識、局部重點照明、媒體立面等部位共提出283項節能指標。“這些指標均為現行標準規定取值區間的節能最優值,發揮了本市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導則還給出了12條具體的管理及技術措施,建立起量化指標引導、技術與管理措施雙落實的科學節能體系。
另外,有37個項目獲得“節能獎勵”。2021年以來,市發改委已對24個節能技改項目給予獎勵支持,年可實現節能量1.2萬噸標準煤;對13家通過能源審計報告審核的重點用能單位給予能源審計補助資金獎勵。
“市級節能獎勵的效果已經顯現,區級獎勵也正在發揮作用。”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城、朝陽、海淀、順義、密云、懷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設立的區級節能技改支持政策正在推動所在區內項目盡早形成節能量。同時,市城管委也針對老舊低效燈具進行了滾動更新改造,目前已完成約2700盞。(記者 鹿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