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雜交小麥的豐收“秘訣”

              如果雜交小麥推廣應用達到雜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國每年可新增小麥約200億斤,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在離北京100公里外的河北省廊坊市的雜交小麥種植田,北京雜交小麥品種京麥9號平均畝產達到600千克以上,創下了規模化連片小麥的高產佳績。

              在離北京300公里外的山東省濱州市鹽堿示范田,京麥9號畝產達到490千克,北京雜交小麥讓中低產田增產30%-50%。

              在離北京1000公里外的河南省,國家雜交小麥項目(鄧州)產業化基地,北京雜交小麥制種產量再創新高,單產突破每畝350千克。

              在離北京50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拉合爾市郊的雜交小麥示范田,在超低播種量情況下,北京雜交小麥依然比正常播種量的當地主導品種增產20%以上。

              以北京為圓心,今年,北京雜交小麥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

              中國團隊攻克小麥“科學堡壘”

              小麥是嚴格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異交率不足1%,小麥特殊的花器結構決定了其雜種優勢利用十分艱難,而利用其雄性不育性是實現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的最優途徑。2016年,世界作物科學大會上,雜交小麥被描述為小麥科學中的最后堡壘。

              “與常規育種等方法相比,雜種優勢利用具有增產潛力大、穩產性好、適應性廣等顯著特點。雜交小麥的大面積應用將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趙昌平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1992年以來,趙昌平等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率先發現了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現象并找到相關材料,利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歷時二十余年探索,實現了從材料發現、機制揭示、理論創立、技術突破到生產應用,在國際上首創了中國二系雜交小麥技術體系,攻克了雜交小麥的世界科學難題。專家鑒定認為:中國二系雜交小麥體系的創立,是我國農業科技中繼雜交水稻之后又一重大原創性成果,居國際領先地位。

              在北方麥區邁出產業化第一步

              自“十五”以來,在科技部、農業部、北京市政府的持續支持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陸續審定了京麥9號、京麥179、京麥21等一批豐產穩產性好、耐瘠薄土地、抗旱節水能力突出的北京雜交小麥品種。

              “實踐表明,北京雜交小麥綜合優勢明顯,與常規小麥相比,可增產20%以上,節水50%以上。”趙昌平介紹。

              北京雜交小麥正在成為我國北方麥區中低產田穩產增產的助推器。據初步統計,“十三五”以來,北京雜交小麥在北方麥區應用面積達到30萬畝/年以上,成功邁出了產業化第一步。

              優勢互補,協同推廣是北京雜交小麥成果轉化的特色。2016年以來,京津冀農業企業、科研院所和農技部門協同創新,組建了京津冀雜交小麥聯合測試網絡,依托測試網絡篩選的雜交小麥新品種,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進行了大面積推廣種植。

              此外,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聯合20余家上述五地的種業企業,在北方冬麥區布置雜交小麥聯合示范區超過200個,年推廣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實現了科技創新和產業應用的協同加速效應。

              成為高技術育種領域“三好生”

              在培育雜交小麥優良新品種的同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將雜交小麥的成果轉化延伸到了產業鏈中下游。

              “我們先后開發了雜交小麥混播制種、全程機械化制種、化控輔助種子收獲、節水抗旱配套栽培、種子活力提升、高質量糧食收儲等產業化關鍵技術,在雜交小麥制種節本增效、中低產田良種良法配套等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產業鏈的初步貫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中心博士張勝全說。

              好種子不僅要有好收成,對產業鏈下游的收儲、加工企業而言,還要有好的商品性。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開發了雜交小麥優質優價收儲方案,帶動了雜交小麥推廣。

              產業鏈上游培育好種子、產業鏈中游開發好技術,產業鏈下游產出好商品,北京雜交小麥成為了現代高技術種業領域的“三好生”。張勝全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及測試規模擴大2倍,育種速度及效率提高3倍,雜交小麥研發推廣團隊人員及規模擴大3倍,雜交小麥種業實現了科技研發向商業化育種的轉型。

              “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

              雜交小麥被認為是今后全球小麥產量大幅提升的首選途徑。據預測,如果雜交小麥推廣應用達到雜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國每年可新增小麥約200億斤,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小麥科學與技術的整體水平居世界前列,二系雜交小麥技術體系的創建,也使我國具備了將小麥雜種優勢利用快速應用于大面積生產的基礎與條件。”趙昌平說。

              2009年以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開展了二系雜交小麥測試與示范,初步建立了覆蓋西亞和中亞區域的二系雜交小麥聯合測試示范網絡,累計測試示范網點超過30個,累計測試組合超過500個。

              趙昌平表示,“源頭創新在北京、組裝生產在全國、推廣輻射在全球”的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體系已初步構建,北京雜交小麥將開創中國雜交小麥產業化的新時代。

              本報記者 馬愛平

              關鍵詞: 北京小麥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成av人影院|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