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計劃到2025年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今天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委、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根據“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北京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今年的秋冬季,這樣的景色在北京隨處可見。優美生態環境的背后,有一組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數據支撐。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介紹,在“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首次進入“30+”,5年降幅超過50%,8個區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占市域面積約80%;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國控斷面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北京市民有了更深刻的切身感受:頭頂的藍天變多了,身邊的碧水更清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
“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讓人們對“十四五”時期的生態環境有了更高的期待。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PM2.5濃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消除劣V類水體;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穩步提升。
劉賢姝表示,“十四五”規劃分三大部分、共八章,涵蓋成效回顧和形勢分析、規劃原則和規劃目標以及六方面具體措施。“十四五”期間,北京將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整體性推進,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注重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治理,深化本地和區域協同共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也將是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以及2025年主要目標。到2025年,北京的發展將更低碳、空氣更清新、水體更清潔、土壤更安全、生態更宜居,圍繞這5個維度,共設置了16項規劃目標指標,包括受關注的碳排放強度、PM2.5年均濃度、優良天數比率、重污染天數比率,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等。根據“十四五”規劃,北京將圍繞推進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防控環境風險、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等6大方面,設置了主要任務,明確了任務“進度條”。
再遠眺2035年的北京,生態環境將實現根本好轉,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更加充足,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社會廣泛自覺,碳排放率先達峰后持續下降,碳中和實現明顯進展,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基本建成。
(記者 駱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