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提前開鐮 豐收之景看上去很美
日前,記者自七臺河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根據今秋土壤濕度小、糧食含水量低、利于機械作業等適于提前收獲的特點,七臺河市廣大農村地區提早開足馬力開展秋收作業。
搶抓時機,提前開展秋收工作。9月13日,七臺河市秋收工作拉開帷幕,比去年提前10天以上。截至9月27日,全市已收獲農作物18.117萬畝,占應收農作物面積的6.56%,比去年同期快4.1個百分點,其中收獲水稻2.29萬畝、玉米4.96萬畝、大豆3.93萬畝、雜糧雜豆0.243萬畝(全部收獲完畢)、薯類0.089萬畝(全部收獲完畢)、經濟作物6.616萬畝,預計10月15日完成秋收任務,比去年提前10天。
科學組織,有序推進秋收。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下發了《七臺河市2021年秋收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了工作任務目標,提出了科學秋收路徑。各區縣把秋收生產擺上了促進農民增收的頭等位置,成立了秋收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全力推進。協調財政、金融、糧食、交通、新聞宣傳和氣象等部門以及油化企業,為秋收工作提供服務與支持。為提高收獲質量,制定了科學收獲原則,即玉米適時延后收獲,大豆搶在炸莢前收獲,水稻搶在掉針落葉前收獲,種子田搶在霜凍前收獲。在收獲順序上,提出了“五先五后”原則,即先收倒伏作物,后收正常作物;先收成熟作物,后收晚熟作物;先收經濟作物,后收糧食作物;先收種子田,后收一般大田;先收崗川地,后收低洼地。在收獲力量上,堅持人機結合,以機為主,充分發揮機械作用,對適合機收作業的地塊,歇人不歇機,確保機械達到滿負荷作業,降低空駛率,努力擴大機械化收獲面積。全力搶抓晴好天氣等有利時機,加快秋收生產進度,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未雨綢繆,秋收準備工作提前。全市3.99萬臺農機具9月初就已全部檢修完畢,達到完好作業狀態,其中聯合收割機2768臺(稻麥收割機1367臺、玉米收割機1014臺、大豆收割機387臺)。為確保秋收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吸取勃利縣“9·4”重大交通事故教訓,市農業農村局將農機具再次檢修與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結合起來,成立了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黨員領導干部分6組深入基層檢查農機安全情況,開展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大整治、大排查行動,重點對種糧大戶及專業合作社的農機具進行維修技術指導,發放宣傳資料,粘貼農用車反光標志,提高車輛安全系數,保障秋收安全生產。(記者 解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