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七臺河市全力保秋糧奪豐收
十一期間,七臺河市進入秋收生產高潮期,全市農業戰線科學調度,統籌安排,有序推進適時搶收快收,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截至10月7日,全市農作物已收獲63.398萬畝,占應收22.96%。其中糧食作物已收獲49.149萬畝,占應收19.221%。
強化工作責任,扎實有序推進。農業戰線切實把秋收工作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深入一線指揮,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抓推進,切實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各區縣、鄉鎮層層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保秋糧奪豐收“決戰月”行動領導小組和駐地督導組,扎實推進保秋糧奪豐收各項工作。
堅持人機結合,組織搶收快收。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機械作用,積極指導農機專業合作社與鄉村有效對接,加強農機調度,優化作業流程,合理配置機具,把具體秋收任務落實到地塊和農戶,提高作業標準,做到分段接力、交叉作業,實現邊收、邊倒地、邊整地,晝夜兼程,連續作業,努力擴大機械化收獲面積,確保機械達到滿負荷作業,降低空駛率,提高機收效率。對一些坡崗地、邊角地等不適合大機械作業的地塊,采取人力和小型機械相結合的方式,搶收快收;對外出務工人員和無機戶,各地組織力量幫助其適時收獲,確保秋收工作順利完成。強化指導機收減損工作,確保各項減損措施落實到位。
突出質量標準,提升糧食品質。指導農民科學儲糧,加強糧食收后整理,利用場院和農民庭院,做好晾曬,運用現代手段和傳統方式降水、防霉,采取“碼垛子”“上棧子”“搭樓子”的辦法,實現離地存儲、自然脫水,最大限度減少霉粒和儲糧損失。堅持收獲、管理、銷售、加工緊密結合、同步推進,及時向農民提供糧食市場價格信息,及早安排糧食銷售,加強與加工企業對接,充分發揮各類營銷主體特別是經紀人的作用,幫助農民對接糧食銷售市場。
結合秸稈綜合利用,抓好秋季整地。按照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的目標要求,堅持邊收獲、邊整地、邊還田,實現“一季管兩年”。強化“五化”利用推進力度,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保護黑土耕地的重點工作來抓。科學制定整地計劃,發揮現代農機合作社農機裝備新、科技含量高、作業效率高、作業質量好等優勢,最大限度擴大秋整地面積,為明年抗旱保種奪全苗贏得主動。調配機械力量,搶抓封凍前有效時間,科學指導農民深松整地。土壤濕度適宜的地塊,宜整則整,能整盡整。
增強防范意識,確保生產安全。加強“秋收”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組織干部深入村屯、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農業安全生產知識,增加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交通安全管理,對上路農用車、拖拉機載人和農用車超載等情況進行勸導教育。加強道路管理,加強道路巡查監管,排除道路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統籌兼顧,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疫情防控與秋收生產統籌推進,做到兩手抓、兩不誤。(記者 解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