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安發揮科技優勢:“團圓行動”找回多名失蹤和被拐人員
中秋節期間,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打拐民警盧保磊的手機通話和短信又多了起來。這些充滿問候謝意的電話、短信,很多都是來自他曾經幫助過的離散家庭。
今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深圳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國周馬上組織專門研究并作出部署,深圳公安發揮科技優勢和警種合成作戰機制效能,今年至今找回的失蹤或被拐人員數量超越往年的全年水平。
一個細節成為回家的“鑰匙”
“幸福來得太突然,一句話就是‘感謝’,代表我們家族的千言萬語,感謝幫我們找回親人。”這封感謝信是劉先生全家41名親屬前不久聯名寫就的。盧保磊和同事們付出大量艱辛努力,終于幫劉先生找回了被拐25年的兒子。
時間倒回到1996年,劉先生在廣東打工時,4歲的兒子豆豆(化名)被人拐賣。25年來,劉先生奔走在尋子路上,一邊打工,一邊尋訪兒子的下落,騎壞了十幾輛摩托車,尋子尋到白頭。后來,尋子無果的劉先生慕名找到深圳市公安局打拐辦。尋親圈子都知道深圳公安隊伍里有個“保哥”,保哥就是盧保磊。經過艱辛細致的線索梳理,結合最新科技力量,盧保磊和同事們最終幫劉先生找到了親生兒子。
9月上旬,盧保磊又奔波4000多公里核查志愿者提供的尋親線索。在接到求助后,盧保磊一般會向求助對象拋出一堆問題,包括體貌特征和兒時記憶。這些都是他在十幾年刑偵工作中逐漸摸索出的尋親經驗。盧保磊最快的尋親記錄是僅用25分鐘幫一名廚師找到親生母親。
廚師大強(化名)在父親臨終前被告知,他是被買來的。為了找到親生父母,大強慕名找到深圳市公安局打拐辦。盧保磊問了大強好幾個問題都沒有問出有效信息。注意到大強左臉有塊小疤后,盧保磊問:“你這個疤是怎么搞的?”大強表示,小時候有個胎記,被激光打掉了。
盧保磊據此核查,意外發現大強和信息庫里一名丟失兒子的女子長得有些相似。細心的盧保磊幾經周轉撥通了這名女子的電話。女子在電話中說:“我兒子左臉有個黑痣,右腳縫了四針,有個疤。”大強把鞋子一脫,右腳的疤清晰可見。這可能性就更大了。后來通過DNA技術比對,確認了雙方的關系。
盧保磊說,抓住了細節,就抓住了尋親回家的“鑰匙”。曾有一名男子在兒時偷雞蛋被爺爺奶奶罵了,負氣離家出走,后來迷失了方向一路流浪到深圳。歷經十幾年,男子口音都變了,只記得兩句家鄉話。熟悉各地方言的盧保磊根據兩句家鄉話找到男子的出生地黔西南,一問當地警方,果然查實該男子就是17年前在當地走丟的那個孩子。
科技賦能打開離散家庭的希望之門
盧保磊創造了25分鐘的尋親記錄,但最終是否尋親成功還要經歷親子鑒定這一環節。過去,兒童失蹤被拐案件往往由于失蹤時間長、失蹤地點復雜、報案時間晚等原因,有效線索丟失,找人猶如大海撈針。攜帶遺傳信息的DNA成為驗親的關鍵一步。
記者了解到,深圳公安2020年建立的特定排查系統在今年開始大范圍運用到打拐案件的偵辦和“團圓行動”中,所有涉拐案件中的男性樣本都進行Y染色體檢驗比對。“這對于丟失男孩的家庭來說就多了一個比對模式,比對成功的概率高了很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事技術處DNA檢驗科民警洪麗解釋說,最常見也是最快的比對模式是雙親比對,但存在離世、失聯或不配合等無法采集到雙親血樣的情況,“采到單親血樣的話,在全國DNA數據庫可能會比對到很多無效數據。如果丟的是男孩,他和父親的Y染色體一樣,也能驗證親子關系。”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比對結果精準度,深圳公安DNA檢驗的位點數由往年檢驗20個增至30個左右。“技術更新后,我們今年也把往年的樣本找出來,重新檢驗入庫,進一步提高全國DNA數據庫的信息量。”洪麗說。
尋親科技也不僅是DNA。2015年,刑警支隊三大隊大隊長鐘勇輝和盧保磊外出尋找涉拐線索時,一項跨年齡人像比對技術在他們中間討論起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技術把小時候的照片換算成現在大人模樣的照片。他們馬上找來工程師一起研究,該項技術于早些年率先在深圳運用到尋親中。如今,深圳警方運用跨年齡人像比對技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被拐兒童。該項技術后來在全國遍地開花。
“團圓行動”仍在繼續
今年上半年,深圳公安在全市設置12個血樣采集點,所有走失或被拐兒童父母、疑似走失或被拐人員(不限戶籍和居住地限制)可就近到公安機關派出所或刑警隊求助,免費采血,比對尋親。據洪麗介紹,盡快將DNA信息錄入打拐數據庫仍是目前尋親最便捷快速的方法,如果父母和子女兩方有一方的數據未進入全國DNA數據庫,將大大增加尋親難度,可能導致尋親一直在“路上”。
然而,采血對于部分家庭來說卻存在難度。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公安下半年將探索第二代DNA測序技術,即從親子鑒定擴大到親緣鑒定。例如,疑似走失或被拐人員的親生父母離世,或因年紀大、行動不便而不方便采血,叔侄、祖孫等復雜的親緣關系將通過第二代DNA測序技術作出鑒定。
劉國周表示,今年以來,深圳市公安局緊盯110尋人報警求助,以聯合勤務作戰機制為保障,以“找到人”作為檢驗標準,整合多方資源、多種力量建立了失聯人員查找中心,進一步提升“資源整合、手段集成、全面覆蓋、合成作戰”水平。(記者 戚金城 田語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