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引導鼓勵醫生回歸臨床 不斷提升醫生臨床工作水平
近日,甘肅省人社廳、省衛生健康委印發《甘肅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甘肅省基層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以下簡稱《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取消論文門檻,更貼近臨床實踐和衛生專業實際,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引導醫生回歸臨床,不斷提升醫生臨床工作水平。
優化評價方式及學歷年限要求。按照國家指導意見要求,從今年開始,對副高級職稱保持“考評結合”方式,對正高級職稱實行評審方式進行評價。醫療相關專業晉升副高級職稱須具備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任主治醫師滿5年;或具備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專學歷,在縣以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任主治醫師滿7年。
破除唯論文傾向,注重臨床實踐和醫德醫風評價。取消國內核心期刊論文限制性要求,降低SCI論文比重,將SCI論文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同等對待,鼓勵更多成果在具有影響力的國內期刊發表。取消晉升正高級職稱必須有1次年度考核優秀要求。注重臨床實踐,將臨床工作量作為必要條件,對臨床醫師重點從技術能力、質量安全、資源利用、患者管理4個維度,利用診治病種范圍和例數、手術級別和例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單病種次均費用等指標,科學準確評價醫生的執業能力和水平。品德考核與醫德醫風考核、醫療不良執業行為積分等進行掛鉤,引導人才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強化幫扶基層,提升服務基層能力水平。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于晉升高級職稱“凡晉必下”要求,人才晉升副高級職稱必須有連續1年以上幫扶基層經歷,晉升正高級職稱必須有連續半年以上幫扶基層經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擔任駐村干部、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援外、援藏、援疆、援青、對口支援、組團式幫扶等幫扶形式均計入幫扶基層經歷。對因身體等原因無法完成幫扶基層的,適當放寬要求。
優化業績條件,鼓勵人才立足崗位作貢獻。認真貫徹國家指導意見精神,實行代表作舉薦,專業技術人才可將代表自己最高能力水平的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等由同行專家進行舉薦,經省級專家盲審達到所晉升職稱要求專業水平的,可作為1條業績使用。任期內,2個年度臨床工作量在本單位名列前茅或完成工作量的2倍,可作為1條業績使用。
單獨制定公共衛生、中醫專業評價條件標準。對公共衛生專業人才深入一線指導、調查等工作時限作出明確要求,將工作時間、工作量作為業績使用。對中醫專業重點圍繞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藥飲片處方比、中醫治療疑難危重病患者數量、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率等中醫藥特色指標,評價中醫醫師的中醫藥診療能力和水平。
進一步暢通基層人才晉升通道。為鼓勵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當好人民群眾健康的“守門人”,對其論文、科研等不作要求,不對門診工作量、手術人次等進行限制,重點評價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