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點!海瀾之子周立宸,難治海瀾之家的“病”!
長江后浪推前浪。新消費與新商業時代的同時到來,讓很多品牌開始變老了。甚至連公司的掌舵人,也不得不交棒下一代,讓年輕的接班人真正走向時代的大舞臺。
2020年11月下旬,自稱是“男人的衣柜”的海瀾之家,也迎來了“創二代”接班的關鍵時刻。彼時,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任命周立宸為海瀾之家董事長。而被業界稱為“海瀾之子”的80后生人周立宸,也正式從父親周建平手中,接過海瀾之家未來發展的大旗。
只是,當消費者都明顯感覺海瀾之家步入了中年危機之時,年輕的接班人周立宸身上的擔子,恐怕不輕。而為了突破海瀾之家的發展困境,周立宸也自然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燒錢砸出的品牌,后勁不足
與其他男裝品牌相比,海瀾之家確實已經領先不少,但它也有自己的煩惱。回看過去數年的營收發展,自2015年之后,其營收增長就明顯放緩。而自周立宸接棒后,海瀾之家更是迎來了多事之秋。加盟商大批關店,就是海瀾之家頹勢盡顯的印證。
據5月中旬海瀾之家周立宸在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海瀾之家品牌去年直營店新開375家,關閉48家;加盟店及其他新開125家,關閉182家。據稱,未來主品牌海瀾之家將繼續以城市購物中心門店為主,不斷提升門店終端運營效率。
據了解,加盟商集體關店,主要原因是海瀾之家一直在沿用其慣用的燒錢營銷打法。從早年的“魔性”舞步代言人印小天,到近年的超級頂流林更新、許魏洲等年輕一代的明星,再到2023年官宣簽約熱播《狂飆》主演張頌文為代言人,海瀾之家都在“貫徹”其燒錢砸品牌的戰略內核。
圖源:海瀾之家官方微博
不過,代言人的持續翻新,似乎并沒有讓消費者對海瀾之家“品牌年輕化”的認知,跟著升級。反而因為代言人的風格迥異,讓人感覺其戰略方向十分搖擺。
眾所周知,早年海瀾之家脫穎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精準的定位。一句“男人的衣柜”,就足以俘獲很多消費者的青睞。這句廣告語所傳達的品牌定位,絕妙之處在于,無論是單身男性自行選購男裝、還是成家立業后的男人,由家里掌管“財政大權”的另一半幫忙選購,都直戳痛點,海瀾之家也因此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選擇。
不過,當服裝行業增速整體放緩、行業破產大潮涌現之時,周立宸接棒之后的海瀾之家,也逐漸模糊了這樣的定位。近年,海瀾之家孵化出年輕男裝、女裝、童裝等品牌,也意在表明,海瀾之家不甘于只做“男人的衣柜”,更要做全家人的衣柜。
只是,周立宸全新的品牌故事如何演繹,既牽動投資者的心,也讓消費者既期待又擔心。畢竟,一家公司進行子品牌、產品品類的擴充,是需要從產品、營銷、渠道等多方面突破的系統工程,而在人們概念認知里,已經“根深蒂固”的海瀾之家,想要實現這樣的扭轉操盤,談何容易。
2
模式之殤難除,海瀾之家被困“圍城”
據觀察,當業績表現不佳的時候,海瀾之家對投資者的解釋,總會歸結為行業增長放緩、經濟整體下行、消費者需求減弱。實際上,這些困境確實客觀存在,更是行業的通病。但是于海瀾之家,其品牌活力不再的根本原因,或許原因其與供應商合作的“中間商”模式。
據媒體早年的報道,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軍創建的這種模式,與日本服裝行業巨頭優衣庫有異曲同工之處。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從生產到設計,都由外包企業完成,而海瀾之家總部的設計師只負責款式篩選,確定設計款式后,海瀾之家才開始下達訂單,并作為貨源鋪設在其銷售渠道。
很顯然,海瀾之家走的是與其他行業平臺類企業的“輕資產”模式,這種模式也被業界稱為“類直營”模式,相當于只負責品牌打造與營銷,不參與業務繁重的供應鏈上游鏈條。
由此帶來的優勢是沒有廠房物業成本,設計師人力成本,因此其毛利率在行業一直十分具有競爭力,甚至在服裝行業日漸內卷的當下,其毛利率依然占據絕對優勢。據其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海瀾之家報告期內的毛利率為45.8%。
不過,海瀾之家這種模式帶來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并在其增長失速之時,表現得更加明顯。
一方面,過去這種輕資產模式,適宜于“供不應求”的紅利時期,彼時海瀾之家的渠道優勢可以為供應商快速去庫存而實現雙贏。而在線下流量紅利消退后,海瀾之家卻“兩頭難做人”。例如,在供應商端,海瀾之家為其帶來了商品滯銷的風險,而加盟商這端,同樣因為海瀾之家的模式,不得不承擔巨大的開店成本、庫存成本等。
由此,海瀾之家也陷入了發展失速、丟掉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加盟商信任的雙重困境中。
據海瀾之家在周立宸年報業績會上透露。過去一年,海瀾之家旗下所有品牌的加盟店合計關閉596家。與此同時,主品牌海瀾之家之外的其他品牌也同樣面臨加盟商大量閉店的情況。
2022年,黑鯨、OVV等其他品牌的加盟店及其他新開575家,關閉414家。通過近年海瀾之家系列品牌的“關店潮”也不難看出,實體店或許正在成為海瀾之家的包袱。
另一方面,海瀾之家也因為其模式導致存貨成本居高不下。無論是可退貨商品,還是不可退貨商品,都因為一些折損成本而導致其不堪重負。盡管第一季度,海瀾之家的存貨計提已經有縮減跡象,但是第一季度依然高達77.75億元的存貨計提,依然是其頭頂的巨大壓力。
要知道,其存貨減少,還有疫情陰霾逐漸消退的利好因素影響,但是因為其模式所帶來的供需不匹配問題依然存在。而海瀾之家想要真正根除因為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真正降低存貨水平、減少經營風險,恐怕也并非一朝一夕。
3
“創二代”周立宸接棒,恐難挽回大局
有人將海瀾之家的疲態,歸結為其品牌形象過于老化,不符合年輕人對于服裝的消費品味。所以,當80后接班人周立宸走馬上任后,業界也對其期望頗高。而之于海瀾之家而言,周立宸從父輩手中接下海瀾之家的“基業”,也承載著海瀾之家對其推動品牌年輕化的厚望。
只不過,從海瀾之家的股權架構以及周立宸的行業資歷,以及外部行業環境的變化等多維度來分析,周立宸接棒后,想要短期挽回海瀾之家的困境,恐怕并非易事。
首先,盡管海瀾集團創始人周建平退居幕后,但是依然是海瀾之家的實際控制人。據了解,2022年11月周建平交棒時,周建平將其持有的海瀾控股23.10%的股權轉讓給周立宸,將其持有的海瀾控股0.90%的股權轉讓給周晏齊。
而周建平、周立宸、周晏齊分別持有海瀾控股的股份比例為28.00%、27.00%和5.90%,周建平和周立宸、周晏齊為一致行動人,周建平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這也意味著,周立宸無論于公于私,都需要在公司的發展決策方面,聽從其父親的最終指導意見。很顯然,這必然會約束其作為公司董事長的理性決策,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
眾所周知,兩代人無論關系多么密切,但是在思維意識、眼光格局方面都會有著巨大的差距。這也不難理解,業界為何頻繁質疑海瀾之家雖在明面上是上市公眾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家族企業。
其次,周立宸子承父業后,也落地了無數讓海瀾之家顯得更年輕、產品更豐富的舉措,只是收效甚微。
據了解,早在2012年,周立宸便參與公司管理,先后接手了海瀾之家的廣告板塊、信息、商品中心、電子商務板塊等。時至2017年,周立宸擔任集團總裁,進入接班“實習”階段。
與此同時,周立宸先后培養家具品牌海瀾優選、童裝品牌男生女生、英式,為品牌注入發展新動力。2020年三季度,OVV、海瀾優選分別實現同比大幅上漲100%、70%。由此,海瀾之家這個“男人的衣柜”,正在逐漸變成“全家人的衣柜”。
此前的幾年時間內,海瀾之家也與電競行業的頭部企業達成了合作,包括黑鯨與KPL聯盟達成合作、海瀾之家與暴雪娛樂合作等。而在推廣男裝方面,海瀾之家還較為注重男人情結,因此也頻繁推出爆款聯名IP系列產品。包括魔獸世界系列、守望先鋒系列、大鬧天宮系列、李小龍系列等。
盡管在一場場變革中,周立宸屢立戰功,為海瀾之家的改革注入了極大的活力與推動力。而且,周立宸雖然年輕,但已體現出了超出年紀的穩重和務實。這通過近年,其親自下場做直播,為海瀾之家帶貨便可窺見一斑。
例如,周立宸曾現身直播帶貨等新渠道,與用戶溝通、賣貨,他自己注冊視頻號“海瀾小周總”,錄制小視頻教用戶如何穿搭衣服,拉近品牌與年輕用戶的距離。
只是,但是擺在“小周總”面前的大考,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公司陷入了收入增長、業績下降的尷尬境況,加上疫情影響雪上加霜,可謂臨危受命。
4
結語
通過海瀾之家在關鍵時期進行權力交棒,以及周立宸走馬上任后大刀闊斧求改革的舉動足以看出,海瀾之家盡管已現頹勢,但是卻并不服老、更不服輸。
例如,當外界普遍質疑其存貨高企、卻不按照行業規律計提減值,視為成本的處理方式,業界對此頗有微詞,認為這是海瀾之家在做高業績,制造虛假繁榮。
不過,海瀾之家卻不以為意,甚至周建平曾在股東大會上發飆表示:營收規模沒有海瀾之家大的企業,沒有資格質疑公司的存貨問題。如今,這個“燙手山芋”已經交到了周立宸的手里,因此也不免讓投資者擔憂:老周總長期沒有解決的存貨問題,小周總就能力挽狂瀾、快速趕走海瀾之家揮之不去的發展焦慮嗎?在海瀾之家尚未改變其模式之前,答案恐怕只能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