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相約北京”冬季體育賽事落幕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長達49天的冬奧會測試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日前順利落下帷幕。本月19日至21日,在雪橇世界杯上,多項中國“第一”誕生:中國第一次舉辦滑行類項目世界杯級別的賽事,中國運動員第一次晉級雪橇世界杯正賽……在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活躍著一群青春的身影,他們就是場館賽會志愿者。
場館為志愿者配備了能量補給大禮包等生活工作實用物資。
從10月5日至11月21日,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累計176名志愿者上崗服務保障,分布在體育、志愿者、媒體運行、轉播服務、場館通信、技術、語言服務、頒獎儀式、反興奮劑和賽事服務10個業務領域,由中國農業大學、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六所高校集中選派。參加測試賽的志愿者是從場館400多名冬奧會正式志愿者中優中選優,目標是通過這次測試賽“以賽代訓,以賽促學”,培養成為場館2022年冬奧會的志愿者骨干。
根據賽程安排和工作任務,場館精準制定了每日上崗人員的需求和班次,科學合理安排志愿者崗位和工作時間。張延攝
為全面提升測試賽志愿者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場館采用“理論學習與實地踏勘相結合,線上教學與線下集訓相結合”的方式,在測試賽前和賽事期間,對志愿者開展由通用培訓、專業培訓、場館培訓和崗位培訓組成的系統化學習培訓,特別就疫情防控要點和個人防護技能、志愿服務工作規范和紀律要求等重點內容開展專題培訓,進一步提高志愿者服務保障賽事的能力。
本次測試賽志愿者全部集中住宿,全程統一閉環管理,根據工作崗位風險等級劃分,高風險和低風險各有88人。針對賽事持續時間長、每日運行時間長、閉環管理時間長、志愿者課業壓力大的現實情況,場館按照精確到崗、精確到天、精確到服務區域的“三個精確”原則,根據賽程安排和工作任務精準制定每日上崗人員需求和班次,科學合理安排志愿者工作崗位和上崗時間,176名志愿者分5個批次報到上崗。與來源高校緊密配合,為參加測試賽的志愿者建立專用請假機制,暢通線上上課和考試渠道,盡可能降低對志愿者的學業影響,確保志愿者安心服務。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一個位于延慶山區的戶外場館,風大坡陡,氣候嚴寒,條件艱苦,場館按照“保障到位、服務到位、管理到位、激勵到位”的“四個到位”工作思路,堅持物質保障和情感激勵“兩手抓”、向工作在高風險和長時間崗位的志愿者傾斜的原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采取一系列舉措關心關愛志愿者。場館為志愿者配備了包含多種方便食品的能量補給大禮包、眼鏡防霧濕巾等生活工作實用物資,針對山區降雪大風降溫的天氣變化及時發放暖寶寶、暖足貼等保暖物品,在餐廳區域常備姜糖水驅寒。為在賽事服務期間過生日的志愿者組織集體生日會,贈送自行設計的生日賀卡和冰墩墩抱枕作為生日禮物。向完成服務任務的志愿者發放中英雙語志愿服務證書和具有場館特色的冰墩墩雪車、鋼架雪車和雪橇運動系列徽章和冰箱貼等北京冬奧會特許紀念商品作為激勵。針對閉環時間長,生活必需品難以完全滿足的困難,協調屬地統一組織網購貨品經消殺后轉運至駐地。(記者 吳東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