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這些都不能吃!雙鴨山市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示
安全飲食健康生活
又一季吃菌時,野生毒蘑菇致中毒事件引關注。在我國,每年關于采摘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全國各地時有發生。媒體報道“女子吃野生菌出現幻覺一直扯線”、“男子吃野蘑菇拿銀鐲試毒進醫院”、“昆明一女子吃菌中毒后產生幻覺”等相關熱搜話題引來網友圍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飲食習慣影響我國都蘑菇中毒多數發生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等地,但在我省也時有發生。
那么怎樣預防都蘑菇中毒呢,野生毒蘑菇如何辨別?中毒了有哪些癥狀?有毒蘑菇和普通蘑菇有何區別?遠離都蘑菇中毒我們應該怎樣做?
雙鴨山市疾控中心溫馨提示
安全飲食遠離食源性蘑菇中毒,您需關注以下內容:
野生毒蘑菇如何辨別?
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與食用菇外形相似,鑒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并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征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另外,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無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但毒蘑菇也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
目前,還沒有簡易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學方法,依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并不能保證避免誤采誤食野生毒蘑菇而發生中毒。因此,在戶外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采摘售賣的野生蘑菇。
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絕不要輕易食用。
野生常見毒蘑菇要認識
為了讓公眾認菌認得更清,吃菌吃得放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樣性與綠色發展重點實驗室聯合發布了《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
《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部分圖
雙鴨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健康提示:野外蘑菇盡量不采摘
菌類食品只能到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購買人工培育的菌類食品,并保存好購物憑證,不在流動攤點購買野生蘑菇。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癥狀,應立即采取簡易催吐方式,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救治或前往附近醫院就診。
不小心誤食了毒蘑菇,怎么辦?
不要小瞧毒蘑菇,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野生蘑菇的毒性成分復雜,即便通過烹調、加工或者曬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壞其毒性。病情危重的,有可能危及生命。
如一旦懷疑蘑菇中毒,記住以下幾點建議:
1、催吐或導瀉: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況下盡快催吐。可用手指摳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湯勺等)壓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嘔吐。可反復多次,盡量把胃內容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減輕中毒程度。
2、立即就醫:中毒后應立即到正規醫院救治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3、保留毒蘑菇樣本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最好將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攜帶進食的剩余蘑菇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