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發布2022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
11日,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發布《2022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下稱《要點》),明確將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做為目標,通過科技創新、建點示范、技術培訓等,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農機化技術支撐。
《要點》提出全省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要補短板強弱項,探索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和機械化耕作模式,加強技術指導培訓,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積極開展大豆擴種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以優化“米豆”輪作、“稻豆”輪作關鍵環節技術模式為重點,為大豆大壟雙(三)行、水肥一體化、分層施肥、鹽堿地種豆等栽培技術提供機械化技術支撐。加快推進關鍵環節農機裝備試驗示范推廣,推進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實現關鍵環節農機裝備提檔升級。
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需聚焦黑土地保護,推廣普及綠色耕作技術。圍繞“龍江模式”“三江模式”,因地制宜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提升黑土地保護質量,形成有區域特點的農機標準化技術模式。科學規范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監測,對全省14個整體推進縣,99個高標準應用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指導、監測和對比試驗工作,通過數據對比分析,研究總結出不同區域保護性耕作實施效果,剖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方案,為全面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推廣智能農機,助力農業機械化裝備轉型升級也是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之一。各地需加快推進北斗智能終端安裝應用,繼續推進國家精準農業應用項目實施,組織開展北斗智能終端聯調聯試與應用。開展主要農作物基于北斗的智能農機現場演示活動,打造農機化生產、智能監測應用場景,推進傳統農機裝備向智能化轉型升級,促進精準農業技術快速發展,同時助推智能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先導區的建設。
此外,《要點》聚焦糧食保護工程,明確抓好主要作物機械化減損技術服務。通過開展機收減損宣傳、培訓,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開展技術培訓,全方位提升糧食品質和收獲質量,引導農機產銷企業做好服務和操作指導。開展機收損失率測定,加快攻克薄弱環節技術難題,同時開展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糧食減損技術推廣。
《要點》還提出要立足推廣體系建設,強化推廣人員服務能力提升。通過發揮農機推廣機構的主導作用,創建新型推廣服務體系。將農機推廣示范活動和技術培訓工作緊密結合,探索“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互聯網+農機共享服務”等新模式,建立農機推廣專家、生產一線的“土”專家團隊,促進農機科技攻關和農機推廣服務能力提升。
( 記者梁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