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成績單”亮眼:前11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去年全年
據北京海關統計,2021年前11個月,北京地區(包含中央在京單位)進出口2.77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0.3%,較2019年同期增長6.1%。其中,進口2.21萬億元,增長30.2%;出口5590.2億元,增長30.5%,11月份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北京地區外貿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特別是進口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11月份,北京地區進口2370.2億元,同比增長43.6%,環比增長22.1%,在進口增長的強勁拉動下,11月份北京地區進出口2848.2億元,增長41.5%,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同期,北京地區出口478億元,同比增長31.7%,環比下降8.4%,單月出口規模自今年4月份以來首次低于500億元。 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
前11個月,北京地區對前5大貿易伙伴歐盟(不含英國)、東盟、美國、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進出口保持增長,分別增長10.5%、32.8%、58.8%、21.1%、40.7%。同期,北京地區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萬億元,增長33.9%,高于同期北京地區外貿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占同期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的40.4%;對RCEP 國家進出口6115.7億元,增長23.1%,占22.1%。
價格上漲推高能源類商品進口規模,汽車進口持續下降。前11個月,北京地區前5大進口商品分別是原油、汽車、天然氣、農產品、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均保持增長。11月份,北京地區原油、天然氣、煤及褐煤進口單價分別增長86.1%、112.9%、99.8%,在此拉動下,上述3項商品11月份進口金額分別增長69.8%、155.5%、581.8%,成為推高11月份北京地區進口規模的最主要商品;同期,北京地區進口汽車5.8萬輛,減少27.2%,進口金額224.7億元,下降5.6%,自今年8月份以來汽車進口規模連續4個月下滑。
集成電路出口保持增長態勢,手機、首飾出口下降。前11個月,北京地區前5大出口商品分別是成品油、醫藥材及藥品、手機、集成電路、鋼材,出口金額均保持增長。11月份,北京地區出口集成電路18.8億元,同比增長38.6%,環比增長9.3%,保持較好增長態勢;手機、首飾出口金額分別為64.1億元、7.7億元,分別較10月份出口金額減少8.8億元、3.6億元。
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多點開花、高速發展。近年來,北京市將綜保區工作納入全市“兩區”建設專題研究推進,成為落實北京“五子聯動”的重要一環。前11個月,天竺綜保區、亦莊保稅物流中心企業分別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752.7億元、59.7億元,增長37.3%、199.1%,增幅均高于同期地區外貿增長水平。 其中,天竺綜保區企業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口醫藥材及藥品558.6億元,增長38.3%,占同期天竺綜保區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口金額的77.4%,以保稅物流方式出口文化產品19.6億元,增長15.4倍,占同期該區以保稅物流方式出口金額的64.1%。亦莊保稅物流中心企業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口半導體制造設備32.9億元,增長476.2%,占同期該中心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口金額的55.4%。
北京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已形成天竺綜保區以醫療產品、文化產品為主,亦莊保稅物流中心以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產品為主的“多點開花”的保稅產業格局,為企業享受保稅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保障,為促進北京外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記者 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