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集采帶來顯著效應 專家:未中選原研藥價量雙跌
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經組織了六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據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選仿制藥年總采購量增加265%,進而帶動未中選藥品降價,有效降低了患者用藥費用負擔,有力推進仿制藥替代原研藥。
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技術標準部主管柳雯馨介紹,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選取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氨氯地平口服常釋劑型等9種藥品,根據對全國情況的不完全統計,對比集采結果實施前后一年價格和采購量情況,發現中選仿制藥“放量效應”與“降價效應”顯著,未中選藥品價格隨動下降,最終呈現采購量“兩減一增”、價格“三價齊降”的趨勢。
“兩減一增”里“兩減”是指未中選原研藥采購量大幅減少,中選仿制藥對未中選原研藥“替代效應”明顯。集采結果實施后一年,未中選原研藥全國年總采購量較集采結果實施前一年平均下降46%。同時,未中選仿制藥采購量降幅更高,“質優價宜”的中選仿制藥對未中選仿制藥的“替代效應”更明顯。
中選仿制藥采購量則大幅上升,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中選藥品。中選仿制藥年總采購量增加265.2%,其中,奧美拉唑口服常釋劑增幅最大,達522.6%;其次是氨氯地平口服常釋劑,增幅為506.5%;增幅最小的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也達到了54.5%。
過去用不起相應藥品的群眾用上了藥品,醫院更傾向于提供集采的藥品。9種藥品按通用名計年總采購量增長23%,其中,恩替卡韋口服常釋劑型增幅最大,達77.7%;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增幅達44.6%;再次為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型,增幅為34.8%。
柳雯馨表示,同通用名下,原研藥、中選仿制藥和未中選仿制藥“三價齊降”,群眾用藥負擔顯著減輕。以通用名計,9種藥品平均價格都顯著降低。9種藥品的平均降幅達67.1%。其中,恩替卡韋口服常釋劑型降幅最大,達8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達81.9%;再次為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達70%。降幅最少的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也達35.7%。
中選仿制藥價格下降最顯著。集采“以量換價”效果明顯,9種中選仿制藥價格平均降幅達82.4%,其中,恩替卡韋口服常釋劑型降幅最大,達90.1%,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達83.1%。降幅最少的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型,也達21.8%。原研藥價格隨動下降。各地醫保部門根據中選仿制藥價格下降情況,紛紛聯動下調相應非中選原研藥價格,或錨定全國最低價,或錨定上海采購價格,引導非中選原研藥價格下降。9種藥品的未中選原研藥平均降幅達12.9%。其中,纈沙坦口服常釋劑型降幅最大,達20.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達20.7%;再次為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達19.0%。降幅最少的鋁碳酸鎂咀嚼片,也達6.5%。
未中選仿制藥價格也隨動下降。9種未中選仿制藥平均降幅為17.4%。其中,恩替卡韋口服常釋劑型降幅最大,達34.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降幅為19.9%;再次為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型,降幅為18.3%。降幅最少的鋁碳酸鎂咀嚼片,也達3.4%。
柳雯馨說,相較于集采結果實施后第一年,2021年藥品平均價格下降25.7%,其中,中選藥品平均降幅29.1%。中選仿制藥持續替代未中選原研藥和未中選仿制藥,“仿制藥替代”效應持續加強。
“藥品集采大幅提升藥品可及性,實現仿制藥對原研藥品的替代。”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胡欣表示,根據真實診療環境下數據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結果,乙肝、高血壓、腫瘤等8個治療領域的14個中選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上均無差異,為仿制藥替代原研藥提供重要循證醫學證據。(記者 楊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