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媒體采風活動在南寧啟動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成立以來,廣西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舉全區之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突出廣西開放優勢和特色,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成果,開放型經濟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廣西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蔣連生說。
8月25日,“開放新使命活力自貿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媒體采風活動在南寧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來自中央和廣西自治區的多家主流媒體約20名記者,將走進廣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各相關部門,圍繞片區書記談自貿、各行各業建自貿、產業集聚看自貿、宜業宜居在自貿、專家學者論自貿等5大主題開展采風活動,從企業、基層、政府、專家等多視角多維度展現廣西自貿試驗區一周年建設成果,展現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產業集聚、營商環境的發展變化。
蔣連生接受采訪時介紹,廣西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建設,著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片區產業發展和營商環境優化,一年來,圍繞建設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高標準高質量自貿試驗區,大力推動面向東盟的重要開放平臺建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融合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中國—東盟信息港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優勢,推動中國—東盟經貿中心等平臺建設,集聚資源要素,為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經貿、投資等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務。
與此同時,廣西大力推動面向東盟投資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形成面向東盟開放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著力打造以中馬“兩國雙園”為依托的汽車產業鏈、中越憑祥三諾電子信息產業鏈、南寧市跨境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鏈,以及以憑祥友誼關為主要陸路通道的國際陸上運輸供應鏈。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廣西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標準,積極推進省級行政權限下放和“證照分離”全覆蓋改革。一年來,廣西自治區政府分兩批下放162項自治區級行政權限,完成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三個片區結合各自情況全力推進政府職能,先后成立統一對外的政務服務大廳,加快推行“放管服”改革、“一網通辦”等。
蔣連生表示,下一步,廣西自貿試驗區將繼續圍繞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投資貿易先導區、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打造沿邊開放引領區、打造向海經濟集聚區、打造現代服務業開放創新區、打造陸海新通道門戶港要求,突出抓好貿易便利化,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突出抓好投資便利化,投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突出邊境經濟創新發展,促進穩邊固邊富邊;突出打造跨境產業鏈,深化中國—東以及盟合作;突出自貿試驗區牽引集成作用,促進開放戰略融合發展,真正建成具有廣西特色、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自由貿易園區。
蔣連生希望,參加此次采風活動的媒體記者聚焦中央對廣西自貿試驗區定位、片區制度創新,以及片區在產業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新舉措,講述企業在廣西自貿試驗區投資故事,反映他們的體驗感、獲得感,吸引更多國內外客商到廣西投資興業。(林潔琪 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