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迎春”前行
原標題:北京今年首個大型國際展會重點聚焦戶外運動產品——(引題)
戶外運動“迎春”前行(主題)
(資料圖片)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朱亞男
時隔4年,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ISPO)再次回歸京城。2月10日至12日,2023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展會,匯集了國內外220余家展商、360余個品牌,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涵蓋了滑雪、陸沖、槳板、騎行等豐富多樣的戶外運動項目,吸引大批觀眾前來觀展體驗。
與以往的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相比,今年的展會上多了不少新面孔:陸沖、露營、飛盤、騎行等近兩年走俏的新興體育項目應有盡有。特別是露營生活板塊,幾乎占據了近一半的展廳。而模擬滑雪機、高科技滑雪服、雪橇板等滑雪類展商面積,也達到了整體展會面積的近三成。
2月10日至12日,2023第十七屆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圖為參觀者在展會上體驗露營產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朱亞男 攝
《工人日報》記者在展會的最后一日看到,來到現場的參觀者依舊人數眾多。除了各品牌商家的展示,城市運動街區及ISPO攀巖區內,針對瑜伽、陸沖、槳板、攀巖等小眾細分板塊內也設置了運動推廣以及基礎教程的活動,攀巖區還設有專門的攀巖體驗區域,露營區觀眾甚至可以走入帳篷內,親身感受戶外露營的樂趣……
參加此次展會的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裝備市場總監劉浩宇表示:“這次ISPO體驗非常好,因為現場的人流量比我們想象的大很多,這既代表了用戶的熱情,也釋放了行業積極的信息,相信今年的旅游戶外市場肯定會大放異彩。”
此次展會的持續火爆,與近年來國內戶外運動的熱度不斷提高,大眾對于戶外運動生活方式的接受度不斷深化密不可分。
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去年聯合印發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4億。到2025年,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將超3萬億元。與此同時,《規劃》也明確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市場潛力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原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在此次展會的亞太山地戶外可持續發展峰會上表示,數據顯示,我國戶外運動已經比肩健身,成為我國未來幾年經濟發展的新賽道,“從2023年起,我國戶外運動將迎來一個比較長期的穩定增長時期。戶外運動,將成為中國體育新的消費場景。”
戶外運動在國內的持續升溫,使得這一體育新業態的規劃發展顯得至關重要。本月初,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的延慶,就發布了《延慶區戶外運動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根據該行動計劃,未來三年,延慶區將持續推動冰雪、騎行、徒步、露營項目發展,構建具有示范效應的戶外運動場景,引入一批具有產業影響力的戶外用品品牌,舉辦一系列戶外領域展會賽事,集聚一批開展專業戶外服務的創新創業人才,讓人們到延慶“春騎行、夏露營、秋徒步、冬冰雪”。
對此,劉扶民認為,戶外運動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相關的政策支持和健康的發展規劃,“一是培養運動賽事,積極推動和開展群眾健身活動,讓健身成為新的社會風氣。二是科技賦能,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模式。三是建立一個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和會商的溝通協調機制。四是營造良好的戶外運動發展環境。”
在農歷立春之后舉辦的本屆展會,讓許多人看到了戶外運動的蓬勃生機。“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接下來的戶外運動市場,就是‘春天’。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春天就要到了,希望人們都能享受運動、快樂生活。” 極限之家總經理龐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