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消息!費德勒的中國情緣:“這里有家的感覺”
原標題:結束24年網球職業生涯從21歲開始12次來上海參賽用專業方式回報中國球迷(引題)
費德勒的中國情緣:“這里有家的感覺”(主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褚鵬
【資料圖】
9月15日晚,費德勒宣布退役聲明,將于下周在倫敦舉行的拉沃爾杯后退役。這個消息迅速成為全球球迷熱議的焦點。中國網球迷們“陪伴”了費德勒24年,而中國在費德勒的職業生涯中,也成為他追逐夢想,見證發展和激勵網壇新銳成長的地方。
在北京收獲奧運金牌
費德勒和北京的緣分,是通過奧林匹克精神結下的。有件事很有意思,費德勒是1981年8月8日生人,2008年的8月8日,費德勒在27歲生日那天,作為瑞士奧運代表團的旗手,走進了鳥巢,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而北京奧運會也“賦予”了費德勒職業生涯唯一的奧運會金牌。
自從1998年轉為職業網球選手后,費德勒在職業賽場之外,最關注的就是奧運會賽場了。盡管職業比賽賽程頻密,但費德勒每逢奧運年,都會積極參加戴維斯杯,以獲得代表瑞士隊出征奧運會的資格。北京奧運會期間,費德勒未能在單打項目上奪取金牌,但在男雙項目中,他搭檔瓦林卡奪冠,填補了自己奧運金牌的空白。
盡管費德勒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拿下了20座大滿貫獎杯,但他一直珍視這枚奧運會金牌。2012年,費德勒接受采訪的時候談到了北京,談到了北京奧運會。他表示,在北京出戰奧運會,奪得男雙金牌是自己職業生涯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在上海見證中國發展
在北京,費德勒往返于奧運村、網球中心和鳥巢,而在上海,費德勒則走進了大街小巷。在24年的職業生涯中,他12次來到上海,參加了8屆大師賽,吸引無數中國球迷關注他的一舉一動。費德勒也見證著中國的飛速發展。
2002年,第一次舉辦網球大師杯賽的上海,迎來了第一次來到上海的費德勒。當時的費德勒排名未進前十,一頭濃密卷發下是充滿好奇的雙眼。這位當時ATP世界的新銳迅速得到上海球迷的喜愛。費德勒雖然在半決賽不敵世界第一休伊特,但他在回憶自己的首次上海之行時稱,“這里有家的感覺。”
費德勒從21歲開始,12次來到上海參賽,是來這里參賽最多的網球巨星,也是上海球迷最喜愛的網球巨星。這種親密的關系是通過賽場內外的交流建立起來的。
每逢ATP大師賽,上海球迷常常能在街頭邂逅費德勒。他曾經乘坐上海地鐵13號線,在列車上和老球迷聊天;他也曾乘坐磁懸浮列車,感受超過400公里時速的中國速度;他從不怠慢守候在球場和酒店的球迷,也收獲了球迷的厚愛和禮物。費德勒曾透露,有球迷送了兩只非常大的泰迪熊,他扛回了他在瑞士的家,“它們在我家的沙發上,我的孩子們會經常躺在上面。”在上海大師賽后,費德勒還會匯報自己最近學會的中文甚至是上海話。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上海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
激勵中國網球新銳成長
對于中國網球迷的厚愛,費德勒也用他專業的方式回報。中國新銳網球選手,多能得到費德勒的點撥和激勵。比如如今創造中國男網最高世界排名的張之臻,在2019年就被費德勒看好,可以突破世界前100的排名。
2013上海大師賽,費德勒主動提出參加雙打,還要找一位中國球員做搭檔。當時中國雙打排名最高的張擇成了費德勒的搭檔。雖然事先有人預測,費德勒會為單打保留體力與專注度,與張擇參賽只會走走過場,但費德勒和張擇的首次合作就擦出火花。在雙打首輪,這對新搭檔酣暢獲勝,賽后費德勒還與張擇一口氣對練了四場。除了比賽和訓練,費德勒還提點張擇:“只有每天都將敬業精神貫穿在比賽和訓練中,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在張擇之后,張之臻、華潤豪等選手都得到過與費德勒一起訓練的機會。2019上海大師賽期間,費德勒在與張之臻訓練后接受了媒體采訪,當時費德勒就表示,他看好張之臻的世界排名可以突破到前100。如今費德勒的職業網球生涯即將結束,他對網球年輕一代的推動力量仍在。2022美網讓張之臻站上了世界前100的門檻前。而近日在網球青少年巡回賽爆紅的背簍少年王發,就是看了費德勒的比賽,發誓要成為費德勒那樣的網球巨星。
在費德勒的告別信中,他寫道:“網球所給予他的,遠遠超乎他的夢想。”其實他早已將網球運動的精神傳遞給像張之臻、王發這樣的追夢者,讓全世界無數的年輕人愛上網球,并走上了這條夢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