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加技防 五棵松體育中心冰球國內測試活動場外有保障
“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正在五棵松體育中心進行,館內各環節按部就班,場外服務保障工作同樣井然有序。昨天,體育中心外圍保障工作組副組長、萬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聶俊杰表示,工作組自測試活動前夕便全面進入實戰狀態,投入大量人力、科技,保障測試活動順利運行。
據聶俊杰介紹,作為外圍保障工作組的牽頭單位,萬壽路街道此次牽動23個職能部門,調動了機關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1000多名保障人員,全力做好北京冬奧會前的最后一次“模擬”。
據了解,本次外圍保障采取了“定點、巡線、控面”的模式,以確保保障工作萬無一失。其中,“點”以場館西北門、東北門、南門3個出入口為核心,“線”為場館安保紅線及周邊復興路、西翠路、玉淵潭南路、西四環中路輔路4條主要道路,“面”為包括賽事人員出入區、注冊人員入場區、注冊人員停車區3個重點區域在內的核心保障區,面積共計0.43平方公里。
由于五棵松體育中心周邊商鋪林立,如何實現辦賽與經營互不干擾,成為外界關心的話題。對此,聶俊杰請市民不用擔心,“工作組采用硬質隔離劃出了合理流線,對人流進行有力疏導,并加強出入口的把控,力爭做到在辦好比賽的同時,不僅不影響商家的正常經營,還要給游客的購物、游覽創造更佳體驗。”
除投入大量人力外,此次測試活動外圍保障工作還加大科技賦能,配備了一輛智慧指揮車——該指揮車也是“科技冬奧”項目之一。
指揮車由兩臺“全息凝視攝像機”和一體化智慧指揮系統組成,攝像機被安裝在華熙南廣場,將一臺超微光180度全景高清攝像機和一臺高清高速球結合,能夠成倍提升監視效率,實現無死角、高清晰度監控,既看得清又看得全。“五棵松場館周邊有23座高樓、9個小區。通過這些高端點位的攝像頭,可以實現對周邊1平方公里的監視全覆蓋,及時捕捉突發和敏感事件。”
聶俊杰介紹,監控數據會實時傳回后臺智慧指揮系統,提示相關人員“點對點”迅速解決問題,“系統能夠自動構建實景化場景模型,有效解析場館周邊動態及道路情況,既可以分析出哪里需要加派人手、哪里可以適當輪班,又能在遇到突發情況的第一時間調度備勤人員,確保服務保障高效有序。”
此外,據聶俊杰介紹,為嚴格落實疫情管控工作,街道還在場館外圍1平方公里范圍內對相關人員進行了疫苗接種。截至目前,測試活動外圍保障工作運行良好。“希望通過這次測試,團隊可以在積累經驗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為保證冬奧會正賽完美呈現貢獻一份力量。”聶俊杰說。(記者 王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