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迎來首次轉場
昨天凌晨,北京首鋼冰球隊的全部比賽裝備從五棵松體育中心運抵國家體育館,全隊人員則于昨天上午完成轉移。像這樣的轉場,在本周進行的“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中共有三批次。兩賽區及場館團隊、酒店、安保等部門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確保了轉場工作的安全、順暢、高效、有序開展。
北京首鋼冰球隊隊員(右)在五棵松體育中心的比賽中。
轉場是北京冬奧會冰球項目特有的環節。冬奧會時,由于冰球比賽在兩個場館進行,部分技術專家需在兩館之間交叉穿行,部分參賽人員及裝備也需進行轉運,因此,轉場成了本次測試活動的重點之一。
由于冰球項目裝備較多,其轉運需要物流部門提供服務。按照規定,五棵松體育中心體育業務領域須提前向物流領域提出服務申請,后者再根據所需運輸的物資量提供相應人力和設備。為此次轉場服務的是4名工作人員和一臺車廂長7.6米的廂式大貨車。
第一次轉場于9日晚進行,19時20分,中國冰上運動學院隊結束比賽后,隊員便將自己的冰鞋、護具、球桿等整理打包,所有裝備集中一處。19時40分,體育業務領域工作人員將全隊的裝備運輸到交接區,與物流人員協作裝車,隨后運送至國家體育館。裝車擺放時,安保領域人員也對物資進行了檢查,三領域共同完成了本次裝備轉運。
據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物流經理張帆介紹,在裝備轉運尤其是交接過程中,團隊始終緊繃“防疫”這根弦。由于物流服務人員身處“閉環”外,按照防疫領域的工作要求,須提前提交進入閉環的申請。4名工作人員均身著防護服作業,并與閉環內人員盡量保持安全距離。經反復研判,裝備交接區被設置在場館南7門外的露天場所,在保證方便交接的同時降低風險。物資裝車前,工作人員會對車廂內部進行消殺,裝廂完畢后則對運輸車輛表面進行消殺。裝備轉場的同時,中國冰上運動學院隊全隊也于9日晚順利完成轉移。
第二批次轉場于昨日“人、物分離”進行。凌晨0時30分,北京首鋼冰球隊參加頒獎儀式后,全隊的裝備也按上述流程連夜運抵國家體育館并安置妥當,確保昨晚的比賽可以使用。而隊員則在休息一晚后,于昨天10時乘坐大巴,經約一小時車程,抵達朝陽賽區的入住酒店。全隊人員上下車均須及時進行手部消殺,在車上間隔落座,全程不能下車,始終保持集體行動。由于前一天比賽時間較晚,有些隊員還在舒適的座位上補了一覺。11時30分左右,全隊已完成轉場并安頓下來。“全程有專人指引,井然有序,防疫細節也讓人挺安心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身著防護服或佩戴N95口罩。”北京首鋼隊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對記者說。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轉場,無論人還是物,轉運的過程都非常安全、順利,“測試活動高度規范化的運行管理和高標準防疫措施都令我對北京成功舉辦冬奧會更有信心、更期待。希望球隊的參與也能幫助場館團隊發現一些尚需改進的問題。相信到冬奧會正賽的時候,包括轉場在內的各項工作一定會更順暢。”(記者 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