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資訊:陣痛中的中國足球如何重回正軌
(資料圖)
原標題:中超聯賽第一階段落幕,比賽水平、關注度明顯降低(引題)
陣痛中的中國足球如何重回正軌(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元浩
7月12日,2022賽季中超聯賽第一階段較量落幕,將進入近一個月的聯賽間歇期。在此之前,一些關乎中超聯賽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中超公司向中超各隊發放了上賽季聯賽最后一部分的“分紅”,最終各隊進賬約1000萬元;中超第二階段即將恢復主客場制,球迷回歸賽場似乎指日可待……經歷了近兩年的跌宕起伏后,中超聯賽突然有了些“苦盡甘來”的感覺。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至少從本賽季聯賽第一階段來看,被視為聯賽之本的比賽質量未見明顯提升,被寄予厚望的本土球員成長緩慢,困擾中超聯賽多個賽季的欠薪頑疾依然沉疴難除,多數中超俱樂部的運營仍是舉步維艱……當豪擲萬金的“金元泡沫”猛然破滅,陷入混沌迷茫的中超聯賽又該何去何從?
聯賽競爭格局大變
“升班馬”成為“大黑馬”,關注了中超聯賽第一階段比賽的球迷,恐怕都會有如此感受。得益于本賽季中超聯賽“擴軍”,上賽季中甲冠亞軍武漢三鎮和梅州客家,以及通過附加賽升級的浙江隊和成都隊,都成功升入本賽季中超。
聯賽第一階段后排名積分榜首的武漢三鎮,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升班馬”。得益于內外援齊整、投入穩定(據悉達3億元)且集訓磨合早,武漢三鎮前9輪比賽8勝1平保持不敗,打進32球僅丟6球,進球是中超最多的,丟球則是最少的。即便是在2011賽季以“升班馬”身份奪得中超聯賽冠軍的廣州恒大,在當年聯賽開局階段的表現也無法與武漢三鎮相比。
除了武漢三鎮的強勢,其余“升班馬”球隊的表現也不乏亮點——梅州客家在聯賽第一階段基本穩定在前6名,兩平北京國安,雙殺深圳,展現出不俗實力;浙江隊則一直處于聯賽前10,也奉獻了戰勝上屆冠軍山東泰山的精彩比賽。
隨著俱樂部投資方遭遇困境緊縮銀根,曾奪得中超“八連冠”的廣州隊,與廣州隊頻頻上演“金元德比”的廣州城,以及當年屢屢創下重金引援紀錄的河北隊,本賽季無一例外地深陷保級區,廣州城甚至在第一階段還未嘗勝績。
其余球隊中,山東泰山表現略有起伏,但依然保持爭冠競爭力;河南嵩山龍門表現穩定,上海申花強勢反彈,它們能否保持良好勢頭,對聯賽爭冠形勢有著重大影響;上海海港在缺少關鍵外援后實力下滑明顯,被寄予厚望的一眾本土球員表現平庸;北京國安、長春亞泰和深圳隊則繼續充當聯賽“攪局者”的角色,要談爭冠為時尚早。
關鍵節點即將到來
在聯賽第10輪對陣浙江隊之前,有廣州媒體報道,廣州城俱樂部近日補發了部分工資。從上賽季開始,廣州城便多次遭遇欠薪危機,俱樂部股權改制也一直懸而未決。
對廣州城、廣州隊、河北隊等昔日豪門來說,即將開始的聯賽間歇期,恐怕并不能為它們帶來多少喘息機會。
根據中國足協在今年4月公布的《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欠薪解決方案》,各俱樂部不僅在本賽季不得有新的欠薪發生,還須在今年解決2021賽季及之前的欠薪問題。
其中,今年7月31日是第一個關鍵節點,存在欠薪的中超俱樂部須在此之前解決不低于總額30%的欠薪。否則,涉及俱樂部將被禁止在本賽季第二次轉會窗口注冊新球員,并扣除聯賽積分3分。
解決30%的欠薪看似不多,但對于大部分都是入不敷出的中超球隊,要想達成這一目標并非易事。據悉,有欠薪較多的俱樂部,即便將中超公司的上賽季分紅全部拿來解決欠薪問題,可能也難以達成30%的數額。
據相關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僅有8支中超球隊不存在欠薪問題。超過一半的球隊都存在欠薪或者經營問題,這樣的中超聯賽又何談提升質量,何談為中國足球夯實基礎?
聯賽“提質”刻不容緩
近日,一則來自FIFPRO(國際職業球員聯合會)的消息,令中國職業足球人汗顏——根據這一組織的通告,中超聯賽與希臘、土耳其、利比亞、沙特等7個國家的聯賽一起被列為“高風險聯賽”,主要原因是這些聯賽存在普遍的違反合同行為,希望職業球員謹慎前往。
從2011賽季至今,以恒大為代表的部分中超球隊,用不計成本的重金投入和瘋狂引援,打造了中超聯賽所謂的“黃金十年”。但“金元足球”的后遺癥很快顯現:內外援身價虛高,本土球員水平停滯不前,俱樂部經營陷入困境,職業聯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被破壞殆盡……
可以說,正是因為中超聯賽過去10年的急功近利和虛假繁榮,才造成了如今聯賽出現大面積欠薪、俱樂部運營艱難、比賽質量不升反降的惡果。
無獨有偶,近日亞足聯公布了亞洲足球聯賽的最新技術排名,中超聯賽的排名已跌至第16。而在僅僅兩個賽季之前,中超聯賽還位列亞洲前6。如果這種窘境得不到改善,那么從2024至2025賽季開始,中超球隊的亞冠名額將會縮減至1個,更多球隊只能去參加作為亞足聯第二級別俱樂部賽事的亞足聯杯。
當“金元足球”的泡沫破滅,中超聯賽不能在惡性循環的迷途上繼續試錯,而是應該果斷糾偏,回歸理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無論是俱樂部還是球員,在縮減投入、理性經營的過程中可能都會經歷陣痛,但這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重回正軌的必經之路。
中國足球亟待真正理順國內足球市場,探索和制定更科學合理的俱樂部財務管理制度,推動俱樂部股權結構改革,改善聯賽運營環境和水平,鼓勵投入青訓。路,其實一直都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