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巖卸任廣東恒大女排主帥:回國執教,我不后悔
率隊打完廣東女排在本屆全運會的最后一場比賽后,主教練方巖拉起衣角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轉身微笑走向球員,他心里很清楚,這或將是自己帶廣東女排打的最后一場比賽。回首2017年10月帶隊至今四年的執教,他很驕傲,因為“所有的目標都達到了”,但也很不舍,很遺憾,“這支球隊剛剛走上正軌,還能創造更好的成績,我卻不能繼續了。”回顧四年前毅然決然選擇回國執教,他說:“我不后悔!”
創歷史最佳,既高興又傷感
帶隊到西安參加全運會時,方巖內心一直很煎熬,最近幾個月有關球隊未來走向的傳聞不斷,這支球隊下一步怎么走,球員怎么辦,教練員怎么辦,都是未知之數。盡管前途未卜,但方巖帶領這支球隊咬著牙達成了既定的目標——3比1贏了河南隊,雖然以2比3輸給了浙江隊,但由于河南贏了浙江,廣東女排最終排名第六,創造了廣東女排全運會歷史上的最佳成績。
“這個成績已經不能再好了!我們在第二梯隊里拿到了頂頭的成績。”說起成績,方巖很驕傲。受疫情影響,整個夏天廣東女排都以訓練為主,每周保持三十個小時的訓練量,缺少比賽的感覺和節奏;隊里兩三個主力隊員都有傷,栗垚從國家隊回來后,膝關節和腰傷都比較嚴重,郁佳睿踝關節傷病也比較多,加上前途莫測,隊員思想上波動比較大。方巖認為,球隊整體發揮得不算太理想,但他始終要求隊員保持旺盛的斗志,把自己做好。“從接到全運會參賽任務以來,我們從湊不齊隊員到今年1月完整組隊,到打進決賽,再到獲第六名,每一步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現在有這樣的結果,既高興又傷感,心情很復雜!”
方巖是在最后一場比賽的前幾天接到了球隊將由二沙方面托管的通知,由于教練團隊是恒大方面聘任的,二沙方面又沒有流露出希望他留任的意愿,方巖意識到自己與廣東女排的緣分將盡。“挺傷感的,昨天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場比賽。很多事情也沒法和隊員講,只是在場上做了一個告別,大家其實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少隊員也流淚了。”全運會最后一場比賽結束后的次日,方巖對羊城晚報記者說。
目前,方巖以及他的教練團隊已經和恒大方面基本談妥了解約事宜,排球市場上,已經有嗅覺靈敏的球隊向方巖拋來了橄欖枝,國內和國外的球隊都有,但方巖表示想先休息一段時間,“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一直沒休息過,我這個年紀身體有點扛不住,我的第一選擇是休息一段時間把身體調理好,將來身體允許的話,還是希望有支球隊(可以執教),我還是喜歡排球,還是喜歡和運動隊一起生活,相比國外我更傾向于國內球隊,包括顧問的形式也可以考慮。”此前羊城晚報記者也曾詢問方巖是否有競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可能性,方巖對此表示“并無可能”。
帶隊四年,很驕傲也有遺憾
在離開的節點上,回顧四年在廣東恒大女排的執教,方巖是驕傲的,因為四年來他實現了所有的目標,將球隊從聯賽最后一名(第13名)帶到前八,再到四強,此次全運會又創了歷史最佳成績。更令他欣慰的是,球隊從一開始的人數湊不出一支球隊,每年都要引進內外援,到今年全運會用全華班征戰,在沒有內援外援的情況下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
“其實經過四年的調理,我們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隊伍,老中青隊員都有,既有栗垚、佳睿這樣的老隊員,也有青年隊員,也有剛從二隊上來的好苗子,如果再引進一兩個好的內外援,聯賽我們的實力依舊在前四,也給廣東女排留下了下一屆全運會的陣容??上У氖牵覅s不能繼續帶領這支球隊,這是我一個比較大的遺憾。”方巖說,這段時間不少球員家長也在給他打電話,希望他繼續帶隊。28日,球隊核心栗垚也在社交平臺發布了自己和方巖的合影以及球隊的大合影,并配文“致敬最好的方導,致敬最好的我們”。
回國執教之前,方巖旅歐執教了二十多年,一直帶的都是職業球隊,回國后執教的恒大女排雖是國內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女排職業球隊,但后來的共建模式在方巖看來,并沒能將兩者的優勢很好地融合,“我覺得這兩方面沒能形成優化組合,反而有些制約,還是比較難的。在國內聯賽,恒大女排也一直是個‘異類’,投入那么大,但得到的回報并不多,其實也挺感激恒大的,堅持投入女排十二年,也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另外,廣東女排未來還是要重視青訓培養,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方巖說,在廣東恒大女排這四年,可以說是他職業生涯中最為辛苦的四年,雖然領隊、教練團隊幫了不少忙,但在國內執教操心的事要更多。
“在國外俱樂部,運動員都是職業球員,她們訓練非常自覺,這關系到她們未來的路怎么走,她們的目標也很明確,自我管理要比國內球員要強。而且國外主要以賽代練,基本周周賽,有時候甚至一周雙賽,一直在旅行中,教練管好訓練和成績就好,其他事情不用操心。訓練時間也沒那么長,每年還能保證兩三個月的休假。但在國內主要是訓練,從去年10月回國到現在,我幾乎一天沒休過”。
不過被問到是否后悔回國執教時,方巖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不后悔!我的教練生涯從國內開始,后來出國執教,有這么個機會回來,在國內結束,我覺得很好,一定程度上也延長了我的執教生涯。前兩年打進聯賽四強,我們激動過,高興過,確實也很享受贏球的歡樂,當然其中的難度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記者 蘇荇)